乔旭:催化临氧裂解技术赋能化工环保瓶颈突破与效能提升

10月27日于岳阳举办的能源·化工潇湘科创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强国跨越能源化工十五五科技创新路径”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乔旭行业绿色创新发展方面贡献了新智慧,他指出以催化技术赋能化工环保产业,能突破原有环保治理模式弊端,提高环保治理效能,“三废”治理实现近零排放。

1761566146845021325.jpg

“三废”问题突出  治理模式弊端多

当前,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突出的环境瓶颈,据统计我国化工领域的“三废”治理问题依旧严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居全国工业领域第1位,固体污染处全国工业领域第2位。其他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居前列。而当前行业内“三废”处理往往呈现出“先产品分散生产,后污染集中治理”或“重产品生产,轻污染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就导致了污染物治理出现针对性交叉、难以实现超低超净排放、失去了资源化利用的机会等问题。

“三废”治理过程多采用分离和氧化反应两种技术处理办法,单独使用仅能解决部分污染问题,难以提高反应效率。行业内多见的VOC处理工艺,如RTO技术,具有投资高、运行能耗高、维护费用高,作用对象具有局限性等难点特点。化工废水深化处理也同样面临难点问题,如反应效率低、适用范围窄、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多等问题。有机固废焚烧处理则面临污染控制难、炉膛腐蚀结焦、灰渣处理问题、能耗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化工行业亟须发掘新的“三废”治理路径,助力行业绿色发展。

催化技术再深入 “三废”实现近零排放

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表示“催化清洁技术的钥匙”、“环境催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催化技术对污染治理有着重要作用。据乔旭介绍,环境催化经历了由仅关注反应速率,无环境意识到催化技术从“生产”转向“治理”再到如今新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利用的条件。当前,中国环保催化剂使用范围相对集中,机动车尾气净化占比达到61%,环保催化技术亟待向多领域更深更广拓展。

乔旭指出,未来环境催化应把“三废”治理作为主战场,围绕“三废”治理做文章。针对“三废”处理技术难点问题,他介绍了污染物处理新技术,即催化临氧裂解。其原理就是“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裂解和气态有机小分子深度氧化的耦合反应机理,通过临氧裂解热量传递过程的调控实现系统自热平衡”。乔旭解释道,也就是使大分子在氧气的作用下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小分子再深度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废水废气废渣近零排放。这种“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深度净化装备,可嵌入精细化学生产装置中,实现全浓度范围内“三废”同时处理。“处理后的尾气排放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低于10mg/m³,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低于40mg/L,远远低于国家和地方排放限值。”

目前,催化临氧裂解技术已在江苏、山东、江西、广东、湖北等地推广使用达百余项(套),部分企业在多个项目和生产装置上使用,为企业三废排放解决了后顾之忧。最后,乔旭表示,在化工环保治理方面,催化技术使用将渐近于主流,企业要加大绿色环保智能化装置投入使用,加快形成生产治理一体化模式,实现“三废”排放标准从达标到超低超净再到零排放的华丽转变。

相关推荐

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在重庆长寿举行

11月14日—15日,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发展大会)在重庆市长寿区举行。

2025-11-19     中化新网

甘肃新金化化肥公司硝基复合肥项目投产

11月15日,位于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甘肃新金化化肥公司年产1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作为金昌市化工循环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工程,践行国家“三新一高”战略,响应金昌市“....

2025-11-19     甘肃能源化工

业界探寻磷石膏高值化利用新路径

  近日,第十九届石膏行业技术交流大会在湖北宜都举办。

2025-11-19     中国化工报

环氧产业聚力谋划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环氧乙烷(EO)产业正面临基础产品竞争加剧、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原料成本增长等现状,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走高端化、国际化以及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路径。

2025-11-19     中国化工报

贵州磷化集团电子级磷酸项目试车成功

近日,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紫金电子级磷酸装置实现一次性化工投料试车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优于湿电子化学品通用标准G1等级,部分关键指标达到G3等级。为确保试车顺利推进,瓮福紫金联合集团研发中心成立专项....

2025-11-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