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竞争 链通全球 自主可控
中化新网讯 当前,我国环氧乙烷(EO)产业正面临基础产品竞争加剧、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原料成本增长等现状,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走高端化、国际化以及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路径。这是上周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25全国环氧产业链高端化与可持续发展(德纳化学)论坛上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执行主席顾其昌认为,EO产业破解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首先要开辟“价值竞争”的新战场,打好以技术、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配合战”;其次要“链通全球”,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再次要强化产学研协同,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关键原料与技术的自主可控。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指出,EO产业提高竞争力要聚焦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链式发展,实现乙烯—EO—乙二醇/乙醇胺—聚乙二醇(PEG)等EO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分散竞争风险,提高产业链韧性。二是提高主要原料乙烯产业链竞争能力,如采用低成本化乙烯原料、引入低碳轻烃等。三是通过装置规模大型化,降低固定成本水平。四是提升高端材料研发水平,包括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提升已有品种质量水平、突破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等。
如何降低无序扩张,避免行业“内卷”?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副秘书长杨斌指出,一方面,上下游企业要加强“EO—单体—表活—乙醇胺”一体化协同发展,构筑低成本优势,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利用EO低成本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谈及下游高价值衍生品的开发,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原院长付旭提出了4个发展方向。在高端电子化学品方面,电子级EO是先进制程晶圆表面清洗液的核心原料,企业可与晶圆厂深度绑定,形成高转换成本壁垒;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目前依赖日韩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在医药中间体与药用辅料方面,医药辅料可降解聚乙二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在绿色表面活性剂与特种聚醚方面,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烷基糖苷(APG)可替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超过20万吨,传统减水剂企业可通过生物基EO和窄分布催化技术切入绿色表面活性剂领域。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行业专家彭义秋认为,聚醚胺、绿色表面活性剂和电子级醚等赛道蕴含巨大市场潜力。企业要选择合适的赛道,加大技术攻关,实现从大宗制造商向高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在10月27日于岳阳举办的能源·化工潇湘科创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强国跨越—能源化工十五五科技创新路径”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11月15日,位于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甘肃新金化化肥公司年产1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作为金昌市化工循环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工程,践行国家“三新一高”战略,响应金昌市“....
近日,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紫金电子级磷酸装置实现一次性化工投料试车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优于湿电子化学品通用标准G1等级,部分关键指标达到G3等级。为确保试车顺利推进,瓮福紫金联合集团研发中心成立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