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四大产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废弃物”变身为新能源新材料

“预计今年濮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370万吨,通过‘五料化’利用及直接还田355万吨,综合利用率超95%。”10月31日,在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秋季现场会上,濮阳市政府发布了秸秆综合利用成果。

据濮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濮阳作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耕地384.38万亩,以全省第13位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省第9位的粮食产量。以前,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秸秆收集与处理不易,秸秆的归宿是“一烧了之”。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快捷,但会带来火灾隐患、环境污染等诸多危害。面对海量秸秆资源,濮阳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依托优势、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如今,秸秆已不再是散落田间的“废弃物”,从生物质原料到高密度秸秆燃料,从全自动柔性热成形生产线到可降解食品包装容器——围绕秸秆形成的“四大产业”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产业蜕变奇迹。

秸秆制生物基材料遥遥领先。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该县逐步建成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聚乳酸改性材料,到可降解塑料袋、餐具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汇聚企业18家,产能达80万吨,为秸秆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秸秆燃料化再谱新篇。濮阳市依托已有生物质燃料化产业优势,加快推进秸秆收储网络建设,合理布局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进一步完善秸秆燃料化利用原料供应链条。同时,加强与中裕燃气、中技研集团、河南省投资集团等企业战略合作,进一步提高绿探集团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物质锅炉(炉具)装备制造能力,将其培育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生态绿色能源利用领域知名企业。

秸秆基料化兴业富民。濮阳市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金字招牌,发挥清丰县食用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基料原料的食用菌种植,把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食用菌基料,实现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秸秆制甲醇如虎添翼。濮阳市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郑汴洛濮氢走廊”城市,现有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10家,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结合濮阳市氢能产业优势,计划在濮阳市投资建设“中广核濮阳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被列入省、市2025年“两高”重点项目。项目规划建设20万吨/年绿色甲醇生产装置,配套建设源网荷储风电、储能及水电解制氢装置和生物质收储加工工厂,年利用秸秆75万吨。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计划今年12月份开工建设,2027年9月30日前投产。

相关推荐

巴陵石化搬迁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破百万吨

近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深度赋...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动力电池:生态协同方能行稳致远

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吸引了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电池....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中伟股份登陆港交所

11月17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新能源材料行业“A+H”第一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家“A+H”两地上市企业。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唐山三友:让资源“梯度增值”

近期,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期项目均已建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记者实地探访该集团,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新进展。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新疆棉田地膜残留难题告破

日前,中国石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宣布,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全生物降解地膜试用成功。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

专家提出:未来十年石墨烯将进入“黄金应用时代”

在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表示,全球主要国家正加速布局石墨烯这一关键前沿材料,推动石墨烯产业进入应用攻...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