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深度赋...
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吸引了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电池....
11月17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新能源材料行业“A+H”第一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家“A+H”两地上市企业。
近期,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期项目均已建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记者实地探访该集团,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新进展。
在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表示,全球主要国家正加速布局石墨烯这一关键前沿材料,推动石墨烯产业进入应用攻...
11月14日至16日,由正泰集团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
11月12—14日,2025年河南省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化工新材料)班在濮阳市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化工新材料领域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5日,由国家能源局、商务部主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会上传来的消息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
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结合湖北当地实际推动绿电直连项目建设,满足绿色企业用电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统筹新能源和用电负荷资源,近日湖北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项目建设的通...
“绿色甲醇减碳优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热点。”10月29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石油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会议暨第三届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会议上,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预计今年濮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370万吨,通过‘五料化’利用及直接还田355万吨,综合利用率超95%。”10月31日,在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秋季现场会上,濮阳市政府发布了秸秆综合利用成果。
10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获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EU)颁发的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
日前,在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结合《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数报告》)和《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至今,补...
10月30日,由吉电股份牵头,联合中远海运、上港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贯通“绿醇生产—燃料加注—远洋航运”全链条的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省四平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