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亚洲地区持续新增产能,全球石化产品供应过剩,同时,需求疲软的局面迟迟未改。石化企业正因利润率下滑和经营亏损,被迫通过整合重组直面现实挑战。近日,安迅思(ICIS)副总裁兼化工分析主管亚历克斯·利德巴克表示,全球石化市场短期预计难以复苏,企业需正视重组的必要性。他指出:“石化企业必须做出艰难决策,并相应调整自身规模。”
以韩国企业为例,尽管重组谈判尚未完成,但它们已同意将石脑油裂解中心(NCC)的产能削减至多四分之一。截至目前,HD现代化学公司与乐天化学正在敲定业务重组计划,拟将大山工业园区的石脑油裂解中心整合为合资企业,以此削减乙烯产量。其他企业仍在就重组方案进行磋商,韩国政府要求相关计划须在年底前提交。与此同时,行业整合正同步推进以优化运营。部分企业如乐天化学等,计划从基础化工转型,进军特种化学品领域。
但利德巴克表示,这类为长期增长而缩减总体产能的投资,可能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并非所有特种化学品都能真正盈利,因为其研发、生产及审批成本高昂,且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
另一个市场关注的问题是贸易壁垒。美国关税的实施、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其他短期不确定性,为2026年经济增长蒙上阴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2%,2026年降至3.0%,低于2024年预估的3.2%和2023年的3.4%。IMF在11月19日的报告中称:“无论是二十国集团中的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短期增长率预计仍将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ICIS分析师Lina Xu表示,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同样存在。随着石化产品出口量增加,中国货物也正成为关税针对的目标。印度尽管取消了质量控制令,但其政府仍在敲定对聚氯乙烯(PVC)等多种产品的反倾销税(ADD)。与此同时,受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的影响,印度出口同比下滑约12%,而质量控制令的取消将使印度成为更大规模的进口国。
2025至2026年全球石化产能持续扩张,对全球石化企业而言并非好消息。目前,除印度等少数地区外,多数经济体需求持续疲软,且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正面临债务规模扩大的难题,这一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利德巴克表示:“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但如今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即便明年需求实现健康复苏,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也会导致利润率难以改善。”
上述因素叠加使得重组在中期阶段变得更为紧迫,鉴于企业盈利持续不佳,它们需要承受短期损失。利德巴克强调,在产能问题得到解决、利润率回升之前,老旧资产必须关停。但对于部分企业此前提出的“2028年需求将复苏”的说法,他表示怀疑。利德巴克指出,任何需求复苏都必须以产能关停和合理化调整为前提,就像中国和韩国正在推进的举措那样。
近日,PPG宣布,公司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级评估中,再度荣获最高“AAA”评级,连续第二年获评“行业领导者”称号。
当下,全球特种建筑化学品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在快速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刚性要求及技术创新三重驱动力协同作用下,新兴经济体与成熟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提速,共同驱动兼具耐久性、施工效率与环境适...
近日,市场人士表示,全球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正持续扩容,未来两年,随着美国、卡塔尔等主要LNG出口国大型项目密集投产,供应增长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近期有市场人士表示,2025年已成为电子甲醇爆发元年,该技术终于从试点项目和小规模项目迈向首批商业工厂投产阶段。电子甲醇——这种旨在助力交通运输和化工行业实现脱碳的清洁燃料将在全球市场快速增长。...
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期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发布《2025美丽中国·绿色空间使用者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