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科院成套技术深度赋能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深度赋能。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纺织服装、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是生产能耗最高、二氧化碳排放最多和生产过程最复杂的聚合物单体。湖南石化原有30万吨/年己内酰胺生产装置距长江不足一公里,为贯彻落实中央“践行长江大保护、破解化工围江”的要求,保护长江及洞庭湖水系安全,湖南石化启动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
针对己内酰胺产业不能满足国家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宗保宁带领石科院己内酰胺团队,历经十余年全流程革新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包括:国际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国内首创流化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和世界领先的高品质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形成由苯制己内酰胺的变革性成套技术,支撑湖南石化建成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一次开车成功,使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能翻番的情况下,用地面积减少1/3,生产成本降低20%,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减少50%,外排污水总量减少70%。
石科院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支撑建设的湖南石化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形成“一个龙头带活一条产业链”的集群效应,打造千亿元级己内酰胺产业集群,推动5000亿元下游产业如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的发展,为当地带来千亿元GDP增量。
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吸引了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电池....
近期,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期项目均已建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记者实地探访该集团,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新进展。
在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表示,全球主要国家正加速布局石墨烯这一关键前沿材料,推动石墨烯产业进入应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