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贵州磷化集团)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本次签约仪式以“磷汇科技,绿领未来”为主题,由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贵州磷化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签约仪式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袁力行主持。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袁力行
会上,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与贵州磷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松林分别代表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签约仪式现场
共建产学研生态链 回答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时代命题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求日益迫切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肥料产业正面临养分总量调控、区域配方升级、增效方案优化、现代农业技术革新及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等多重挑战,亟须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中国工程院院士、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张福锁指出,当前已步入工农融合、以服务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新时代。此次签约是历史性的转折,也是新的起点,将创新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产业发展做好技术、人才方面的赋能,共同回答好国家在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提出的“时代之问”。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合作旨在共同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市场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生态链合作模式。“期待以这次合作为契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在生产一线开花结果,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崔振岭说。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在致辞中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聚焦“磷+养分及磷矿共伴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这一主攻方向,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布局、重大项目与科技奖项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动“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贯通,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基层服务的合作典范。同时,贵州磷化集团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开放应用场景,加速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对合作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达成深度合作,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磷及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科创高地,推动中国和全球农业绿色发展。双方将以磷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为指引,聚焦西部盐碱地、南方酸化地、北方黑土地三大区域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科技小院”等新模式和土壤肥料与作物管理数字大模型开发应用等新工具,推动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破局行业“内卷” 专家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领导对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的合作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对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及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工艺改进、产品创新、应用适配、绿色治理、标准规范等多方面提出了期望。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指出,此次中国农业大学和贵州磷化集团合作推进的项目,正是行业所亟须的,也将对贵州磷化集团未来工艺的改进、产品的创新以及农业上的应用发挥指导作用,引领和带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此外,修学峰对双方的合作提出了期望,期待能为行业中磷尾矿和磷石膏治理带来新的突破。“协会将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助力。”修学峰表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指出,此次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的强强联合意义重大,反映出肥料产业发展思维的转变和创新意识的强化。对于合作,杜森提出了四点期望:一是希望合作能丰富磷肥产品类型,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实际应用。二是希望磷肥产品与施肥方式能更紧密地结合,提高产品对现代农业施肥方式变化的适应性。三是更多关注磷和作物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磷养分利用效率。四是希望继续落实落细磷肥产品的管理标准,提高产品的透明性,使行业发展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中华合作时报社经委会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孙立新认为,中国农业大学和贵州磷化集团的此次合作,必将对中国农资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四代表示,本次战略合作是双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新质生产力理论要求的实际行动,在支撑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为全行业加快推动新一轮产学研用合作树立了标杆和典范。他建议,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新型农资产品研发与供应,破解“内卷式”竞争和绿色低碳发展难题;二是通过强强联合,发挥双方人才、产业与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做好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组,以确保合作项目高效推进。此次合作是校企协同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的一次重要实践,期待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携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可靠的科技与产业依托。
与会代表合影
9月1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在安徽合肥组织召开《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HG/T20679)标准修订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标准修订工作。 会议介绍了标准修订.....
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平行论坛:氢能发展论坛”在太原举行。山西省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熊义志在会上表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吕梁把氢能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深化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
9月28日,由鹏飞集团承办的“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氢能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作主题报告。
中化新网讯9月2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在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岩性勘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
金秋九月,东北炼厂输油管道昼夜奔涌;江南码头吊臂巍峨矗立,油轮有序装卸……中国石油东部市场“公铁水管”四维能源网络正高速运转。东部成品油产业链打破壁垒、织密网络,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