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12字方针,深耕煤化联动协同发展路径,以战略统筹、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产业质效双升。截至今年10月底,全年化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利润同比提升14.18%,交出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转型升级谋发展 聚力领跑创佳绩
作为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昊源公司以稳健攀升的效益表现,连续四年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年,这家企业再添佳绩:8月底以179.3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46位,较上年提升29位;9月下旬又强势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一系列荣誉背后,是其以效益为核心、以转型为路径的精准布局。
随着效益下滑,转型成为该公司突破效益瓶颈的必然选择。企业响应政府“退城进园”号召,迁入颍东化工园区,这场战略迁移成为效益提升的关键拐点。“这一举措不仅甩掉了旧产能低效包袱,更优化了产业布局,为高附加值业务落地铺路,从根本上拓宽了效益增长空间。”该公司副总经理吴珍汉介绍。
在该公司巨型控制中心内,由154块屏幕组成的智慧管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全流程,确保对“三废”排放进行动态精准管控。截至目前,企业亩均效益稳居安徽省制造业前列,连续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绿色不是负担,而是高效益的底气。”吴珍汉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让每一分投入都能转化为更高的产出回报。
效益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于产品价值链重构与高附加值业务的突破。在稳固传统化肥基础上,该公司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构建起以尼龙66、聚苯乙烯等为核心的产品矩阵,化工新材料营收占比达49%,与传统产品形成“半壁江山”新格局。
其中,吗啉系列产品凭借多项国家专利占据亚洲第一产能规模,市场竞争力持续领跑;二甘醇胺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摆脱对国外产品依赖,抢占了高端市场利润空间。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落地,得益于企业对研发的持续投入,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确保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效益增长点。

技术革新破困局 逆势突围攀新高
化工产业不仅以转型激活动能树标杆,更是靠技术革新破困局。
自2024年5月投料试车以来,晋控气体坚持创新驱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实现效益逆势飙升,高效达成“建成即投产、投产即盈利”既定目标,成为该集团化工板块高质量发展“先锋力量”。
产能突破的背后,是核心技术的强力赋能。该公司采用JM-S炉碎煤加压气化联产LNG先进工艺,针对晋城无烟碎煤特性持续开展技术革新与系统优化,让工艺优势稳步转化为实际产能。今年1月-11月4日,生产系统稳定实现四炉以上满负荷运行298天,总氨产量达81.42万吨,日均2644吨,不仅提前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年度任务,近期最高日产更刷新至2960.3吨,创下投产以来产能峰值。自投产以来,累计实现总氨产量130.05万吨,为煤制合成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
经营质效的稳步攀升,离不开“提产增效”与“降本控费”的双向发力。采访中该公司总经理罗俊杰告诉记者:“增效端,我们通过原料煤入炉粒径优化研究、系统瓶颈针对性技改突破等措施,让核心产品液氨品质稳居区域领先水平,销售单价领跑当地同行业,营收占比达67.22%;降本端,推行精细化管理,争取融资利率下调、申报政府优惠返还,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让每一分成本都用在‘刀刃上’。”投产至今,已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8.8亿元、利润总额1.41亿元,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在绿色发展赛道上,该公司以过硬实力赢得市场与口碑。面对湖北市场合成氨市场供应过剩挑战,精准研判供需与价格走势,既站稳本地市场又维持了区域价格稳定,彰显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担当。2025年先后通过四体系认证、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中获评A级企业(全省仅8家)、斩获中国氮肥、甲醇行业AAA级信用评级,成为绿色转型标杆。未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园区生态共生+下游高端延伸”双轮驱动,推动企业从“原料供应商”向“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高标准建强支撑 提速换新启新程
如果说技术赋能与绿色发展是产业维度的拓展,而高标准项目建设则是产业规模扩张的重中之重。
作为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重点项目承载企业,延化公司聚焦年产6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及配套煤制烯烃项目,秉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效率优先”原则,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实现高质量建成投产。
项目规划阶段,该公司立足长远,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余热回收等环保设施,确保项目投产后,各项环保指标行业领先;建设实施阶段,推行“EPC总承包+专业监理”模式,精选行业领先单位把控工程质量,保障项目按节点推进。
为实现建设与运营无缝衔接,该公司提前组建运营团队开展专项培训,让员工熟悉设备性能与生产流程;项目试运行阶段同步推行“经营日测算”机制,实时跟踪数据并优化运行方案,确保项目快速达到满负荷生产状态。自2024年8月2日投产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延化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装置生产一路向好,均超额完成任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利润1.3亿元,成为企业煤化工产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好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深入贯彻企业各项部署,持续深化和BOO单位协作融合,做好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和行业能效领跑者申报工作,以科技创新提升业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延化力量!”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任岭充满信心地说。
昊源公司、晋控气体公司、延化公司的亮眼答卷,是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集团战略引领下,各子企业多点开花、捷报频传:三宁公司入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首次承接国家级数字化转型项目;沙河正康煤制气项目打通流程,产出合格燃气,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晋开公司创新开启“铁运+汽运”双轨运输模式,筑牢产品物流保障......
随着一项项标志性成果加速落地,化工产业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稳步攀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与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全产业链创效潜力激发,为集团经营业绩夯实支撑,成为驱动装备制造集团持续领跑行业的核心增长极。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收到临猗县妇幼保健院出具的女职工“两癌”专项健康筛查最终报告,第一时间为本次参与检查的430名女职工衔接后续健康服务。针对报告结果,医院医生团队逐一提供针对性健康指...
在海湾新材料,每位员工都被鼓励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得益于企业建立的合理化解建议提报和奖励机制,截至目前,已有100余项建议被采纳实施落地,员工参与生产优化改进提升的积极性大幅提高。近期,机电仪班...
2025年11月17日凌晨2时,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公司年度油品产量达到102.88万吨,而这一成绩足足比2024年提前了40多天。
近日,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通告2025年度“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名单,晋南钢铁集团热轧工字钢成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