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引领下,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四车间第一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百日融合 焕新行动”,创新开展“解决职工急难愁盼”专项行动。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服务为民”的工作体系,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把职工需求揣在心上
“真没想到,我们提的意见这么快就落实了!”周利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支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专题研讨,建立“支委包片、党建联点”的工作机制,支委成员分别联系不同工段,普通党员结对帮扶困难职工,确保服务网络全覆盖。
在具体实践中,支部建立“职工需求清单”制度,通过多渠道收集职工在安全生产、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诉求,按照四个维度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每一项诉求,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今年以来,支部已累计解决职工反映各类问题52项,办结率达98.1%,满意度达到95%以上,让职工诉求“上得来”、问题“办得实”、成效“看得见”。
“职工的小事就是支部的大事。”支部书记李兴海说。翻开支部的“民情台账”,加装空调4台,优化设备报修流程使维修时间缩短30%……记录着支部一个个暖心的改变。
为职工成长铺路搭桥
“多亏了‘导师带徒’计划,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青年职工王有基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充满感激。支部实施的“青苗计划”,为8名像王有基这样的年轻人配备了业务导师,签订培养计划,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利用闲置区域搭建“职工练功房”——实操平台……一系列举措保障职工成长路径。现阶段,已有1名支部人员通过竞聘走上党务干事岗位,多名青年职工在技能比武中获奖。
在促进职工成长方面,支部还借助“匠心讲堂”,诚邀技术标兵进行每月授课,今年已开展培训6场,参训184人才。成长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支部将职工“职业发展”与“生产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合理化建议同比增加45%,安全隐患自主排查率显著提高。在党建引领之下,车间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关键设备故障率下降20%,氯化钾优级品率稳定在98%以上,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创新方式惠及全员
“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常吹常新。”这是支部在推进专项行动中始终坚持的理念。为确保服务职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支部创新构建了一套“全链条、闭环式”服务体系,积极畅通民意渠道,打造“立体化、全天候”的诉求收集网络。
在热溶装置区、食堂门口等职工聚集区域设立实体意见箱,配备专人每日开箱登记,确保及时收集;每季度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主动挖掘职工隐性需求;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支部委员每季度与一线职工、困难职工“一对一”交流,车间管理人员每月与职工开展谈心谈话,确保职工心声24小时“不断线”。这种“零距离”沟通机制,让干部作风更实、干群关系更亲,形成了党员突击队总是冲锋在前,职工群众积极响应的生动局面。
“现在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组织。”一位老师傅感慨地说。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温暖了职工的心,更凝聚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改善工作环境到促进职工成长,从解决具体问题到建立长效机制,钾肥分公司生产四车间第一党支部始终把职工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温暖了职工的心,更凝聚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展望未来,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方式,为建设世界一流钾肥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月5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山东省以海水综合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5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十二字方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三箭齐发”,全面夯实基础管理根基,提升管控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防...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班组长座谈会,该公司20名班组长聚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员工诉求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和新方向。
进入新时代,对于石化企业来说,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企业要善于运用对标管理工具,锚定标杆,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优化,答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一是宏观对标,选准发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