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对于石化企业来说,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企业要善于运用对标管理工具,锚定标杆,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优化,答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一是宏观对标,选准发力锚点。石化企业要以行业名列前茅者为标杆,锁定综合能耗等核心指标,将其拆解量化成水耗、电耗、汽耗等“指标树”,从中逐项找出差距,制订追赶目标,并量化分解到各装置乃至班组。抚顺石化按照设计最好、历史最好、行业先进3个层级开展对标,详细制订了指标体系,组织各装置想方设法赶超先进。2024年,抚顺石化年产60万吨酮苯脱油、40万吨酮苯脱蜡脱油装置能耗指标创国内同类装置最好水平。
二是中观对标,移植对标模块。石化企业要把“指标树”上的每个指标作为一个流程,全链条查找可对标的模块,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移植,改造后为己所用。抚顺石化石油一厂在对标过程中,发现标杆单位循环水梯级利用项目的潜力和可操作性,就对酮苯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项目在充分利用凝结水余热的同时,还实现了凝结水替代空冷喷淋除盐水补水,夏季降低除盐水耗量,冬季又降低了储运罐区蒸汽消耗量,月减少耗汽约1000吨。
三是微观对标,固化“最小动作”。一切管理措施最终必将落实到人。石化企业要将标杆单位的最佳实践,拆解成可量化的岗位动作,写入班组交接班记录,让每个岗位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形成“秒级”纠偏。抚顺石化重油催化装置将降低催化剂自然跑损量作为攻关项目,在对标先进单位做法、结合现场实践的基础上,还针对问题症结确定两个参数调整规范,要求班组员工严格执行。项目实施后,装置催化剂自然跑损量显著下降。
总之,对标管理的终点不是“追上标杆”,而是“创造下一个标杆”。石化企业要通过与优秀者比肩,找出自身差距,进而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作者:抚顺石化公司新媒体部主管 李冬铃
今年4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明确将石膏基建材、市政管道、高端填料等列为磷石膏资源化核心方向,加快推动我国磷石膏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4个多...
9月5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山东省以海水综合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5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十二字方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三箭齐发”,全面夯实基础管理根基,提升管控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防...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班组长座谈会,该公司20名班组长聚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员工诉求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