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催化策略实现常温下氢气异裂

中化新网讯 9月5日,《科学》在线发表了光催化氢气“裂解”的重要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催化策略,可在常温条件下实现氢气异裂,为绿色低碳化工提供全新路径。

约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加氢反应。作为加氢反应的核心步骤之一,氢气活化通常分为均裂与异裂两种类型。其中,异裂具有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势,能显著提升目标产物的合成速率并减少副反应。然而,传统氢气异裂过程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不仅能耗高,也伴随一定的安全风险。常温条件下实现氢气高效异裂,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利用光生电子与空穴共同构建空间相邻的正负电荷中心,成功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他们以金/二氧化钛为模型催化剂,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束缚态电子—空穴对,实现了常温下的氢气高效异裂。

同时,这种光催化方法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常温条件下,氢气异裂产生的活性氢物种可以将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乙烷,再通过后续装置转化为乙烯,转化率高达99%。而且,催化剂可以稳定运行超过1500小时,显示出极佳的工业应用前景。

“这项技术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制备乙烷、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大幅降低了传统加氢工艺的能耗和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推动碳资源优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说,这一技术可以拓展至多种光催化剂体系,甚至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制乙烷,选择性达到90%。

相关推荐

“开窍”的MOF,拿下诺奖——从“科学桂冠”到“产业皇冠”还有多远?

斯德哥尔摩的选择,触发了一场无声的产业变局。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有望超300万吨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落地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发布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出台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