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1日,“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中国(石家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创新应用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本次大会汇聚数十位专家聚焦“十五五”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就AI智能化、大模型应用、减碳增效、安全生产、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产业拓链延链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大咖云集聚焦产业未来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华北制药、冀衡化工、星宇化工等精细化工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代表,有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天辰、中电四公司等工程设计单位,以及华为、霍尼韦尔等顶尖数字化方案提供商等,为精细化工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分享探索成果。此外,应急管理部原特聘专家杨亦文还就国家《精细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解读等。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整体转型升级,为精细化工的高端创新,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配套支撑。”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彦峰表示,本次大会搭建了科研、应用、学术、制造产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尤其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化学工业加速融合,会上行业前端专家的分析预测、优质企业的成功经验分享,将为行业开辟高质量转型新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精细化工的未来,在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在于产业链协同下的价值提升,在于绿色、安全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思韬表示,会上专家、企业代表分享的先进理念与系统解决方案等典型案例,为精细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热议AI促行业高质量转型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AI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行业应用成为热议内容,纷纷认为该技术在未来化工行业应用潜力巨大,中控技术、中冶赛迪等企业分享企业当前探索实践的应用,以及鑫海化工集团也展示了其在化工大模型的建设和智能应用中的突出成果。
“化工行业全面迈向AI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与其在观望中错失先机,不如主动投身智能化浪潮,抢占发展高地。”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孙永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AI智能化在化工行业的深度应用将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成为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打造智能自主运行工厂对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极具意义,其未来融合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评估,智能优化决策和智能控制执行的全链路智能能力,或将实现工厂 “自动驾驶”,从而更高效推动企业达成安全、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同时表示,中控技术已率先发力AI智能工厂建设,构建的工业AI驱动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等,可为化工企业提供全厂智能化解决方案。
“众多周知AI技术在工业领域未来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当前应先做好相关数据采集和管理。” 中冶赛迪信息数字工业生态总监周德亮认为,AI应用前期需要先将一些“老师傅”的人工积累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归集,从而将指令供给AI软件后进行智能机械操作,且智能装备的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定制化设计和量化生产。
“化工行业正经历由AI驱动的第四次产业变革,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行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的核心驱动力。”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共同构建高质量的行业级数据集和化工全链条大数据中心,构建行业级数据生态破解“数据孤岛”,推动AI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机器人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聚焦“高价值场景”优先在能带来明确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场景落地,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市场验题”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在人才方面发力,培育复合型人才弥合“知识鸿沟”,“未来AI+化工的落地,急缺既懂化工工艺、又精通数据科学和AI算法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何晓光说道。
减碳增效促企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会上多家企业和业内专家也就企业面临的“减碳增效”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供建议。
河北化工学会名誉会长甄进平指出,企业为适应国家“双碳”目标与重大战略发展,需要推动精细化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重构安全稳定、高效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这也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改造是精细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之一,也是企业实现减碳增效的重要步骤。”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徐灵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企业应借助多方资源促进转型升级,探索组建优质的供应链体系,构建维改产业新生态,推动跨行业的协作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是技术落地的关键所在。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辛春林教授也在大会上作了《“双碳战略”驱动中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强调实施双碳战略能够有效化解碳约束风险、降低投资风险并提升品牌价值,提出化工行业应优先聚焦炼油、乙烯、甲醇及现代煤化工等行业和产品,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动适用性好、成熟度高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产品碳排放核算,组织制修订包括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加快建立覆盖全面、算法科学的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领域工作需要,与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充分衔接,细化企业或设施碳排放核算方法或指南,并建立常态化管理和定期更新机制等,还提供了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团体标准,供行业内企业参考和对照。

本次大会由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河北省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河北深泽工业化工园区、鹿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捷石化工业园、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经燕会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300余家企业参会交流,大会还为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并同步设置产品技术展览区促成多项合作意向。(记者赵晨光)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第九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浙江省范围内仅29家企业成功入选,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凭借核心产品“涂料印花柔软增稠剂”跻身其中,成为榜单中纺织化学品细分领域的代表...
“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以下统称精细化工)是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十五五’期间,精细化工产业要做优存量,做强增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是记者于11月19日至21日在...
11月5日,随着长兴岛精细化工创新园石化中路南北两端道闸及监控系统正式启用,长兴岛化工园区封闭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该园区封闭化安全管控水平实现实质性跃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精细化工关键产品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精细化工关键产品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移动通讯设备、轨道交通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关键需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