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2-14日,由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主委会主办的2025全国环氧产业链高端化与可持续发展(德纳化学)论坛暨第二十二届领袖沙龙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环氧产业应走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国际化、高端化以及一体化产业链发展路线。
2025年,中国环氧乙烷产能预计达到1021.5万吨。我国环氧产业,目前正面临基础产品竞争加剧、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原料成本增长、竞争同质化与外部压力趋紧的形势。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执行主席顾其昌认为,要破解这一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首先,要以“稳中求进”的定力,共同告别“内卷问题”,开辟“价值竞争”的新战场,主动从消耗性的“价格战”中抽身,将精力聚焦于以技术、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配合战”;其次,要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共同“链通全球”,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主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深入研究全球市场;第三,要以“矢志创新”的决心,共同“优化供给”,攻克高难技术的关键环节,强化产学研协同,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关键原料与技术的自主可控。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副秘书长杨斌全面回顾2024-2025年中国环氧产业运行情况,并指出行业要降低无序扩张,避免行业内卷。一方面推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环氧乙烷—单体—表活—乙醇胺”一体化协同发展,构筑低成本优势,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是利用环氧乙烷低成本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最终实现环氧产业高质量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指出,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环氧乙烷产业提高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链式发展,拉长产业链,分散竞争风险,提高产业链韧性。实现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醇胺-聚乙二醇等环氧乙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二是要提高主要原料乙烯产业链竞争能力,如采用低成本化乙烯原料,引入低碳轻烃等。三是通过装置规模大型化,降低固定成本水平。四是要提升高端材料水平,包括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提升已有品种质量水平,通过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突破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做好产业配套。”郑宝山说:“从世界范围看,预计未来五年, 乙烯下游产品市场增长较快的品种有PVC、 LLDPE 、α-烯烃等,而环氧乙烷领域需求增速会有所下降。”
江苏德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翊涵认为,环氧行业应构建“有序竞争、协同发展”的行业生态。竞争的重心应该放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上,行业内企业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在高端产品研发、绿色工艺升级等领域展开良性比拼,实现差异化竞争。其次,要强化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中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发展,例如通过技术授权、产能合作等方式,共同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建立行业诚信机制和沟通平台,引导行业内企业合理规划产能布局,避免“一哄而上”的投资热潮。
环氧乙烷的下游产品包括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如聚羧酸减水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这些产品在建筑、纺织、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提升。
对于环氧乙烷下游高价值衍生品的开发,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原院长付旭提出四个发展方向。他说:“高端电子化学品方面,电子级环氧乙烷是先进制程晶圆表面清洗液的核心原料,国产12英寸晶圆厂扩产带来万吨级新增需求,企业可通过“现场纯化+槽车直供”模式与晶圆厂深度绑定,形成高转换成本壁垒;新能源材料方面,电池级碳酸乙烯酯目前依赖日韩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建议与电解液厂共建吸附—结晶联合装置,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医药中间体与药用辅料方面,医药辅料可降解聚乙二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建议企业布局GMP专用车间与药政事务团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高附加值收益;绿色表面活性剂与特种聚醚方面,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国内出口替代空间超二十万吨,传统减水剂企业可通过生物基环氧乙烷和窄分布催化技术切入绿色表面活性剂领域。”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行业专家彭义秋认为,环氧乙烷下游高附加值价值链呈现金字塔结构,绿色化和高端化是未来趋势。他说:”聚醚胺、绿色表面活性剂和电子级醚是最具爆发力的黄金赛道,市场潜力巨大。另外,企业应启动赛道选择、技术攻关、客户锁定和绿色认证等,实现从大宗制造商向高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面对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格局,彭义秋建议:大型石化企业应实施“垂直整合+产品差异化”战略,利用乙烯-环氧乙烷成本优势,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中型精细化工企业采取“利基市场+技术创新”战略,聚焦细分领域;初创科技公司可聚焦催化剂、微反应器等核心单元,通过技术授权或联合运营等方式切入价值链。
近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化工泰斗侯德榜》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作者经过两年多“追星”,沿着侯德榜的足迹走了半个中国,在多方朋友的鼓励支持下,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内外史料和照片,听....
11月17日,《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内蒙古兴安盟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系统呈现我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全景图谱、产业链结构、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及未来趋势的权威研究成果,...
据江苏省滨海县政府网消息,11月16日,江苏皖维年产20万吨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及配套项目在滨海沿海工业园开工。安徽皖维集团是国内聚乙烯醇(PVA)、维纶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皖维高新在....
补短板、提性能、促应用、聚前沿“十四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成就显著。2024年,全国化工新材料产量、产值分别比2020年增长69%、85%,产品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不容忽视的是,....
秦文彩,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原总经理。他14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多次立功受奖。1952年,他随部队成建制转到解放军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