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提性能、促应用、聚前沿

中化新网讯 “十四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成就显著。2024年,全国化工新材料产量、产值分别比2020年增长69%、85%,产品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不容忽视的是,化工新材料仍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最大短板,“十五五”发展要聚焦补短板、提性能、促应用、聚前沿四方面,攻克关键技术,推动化工新材料自给率提升至90%。这是11月15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十五五”发展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化工新材料仍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最大短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是“十五五”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对此,赵俊贵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关键产品补短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优先选择产业安全急需、研发基础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高端领域,加快突破超高压聚乙烯绝缘电缆料等关键产品制备技术,将化工新材料自给率提升至90%。二是加快提升现有材料性能。优先选择一批需求量大、应用面广、技术基础好的化工新材料,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三是加快推动新材料市场应用。加强应用研究,深化材料企业与用户对接,提高化工新材料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国产化水平。四是加强前沿材料研究储备。开展前沿材料研究布局,重点推进人工皮肤、导电塑料等前沿材料研究。
“战略需求永远是材料发展第一驱动力。”深圳大学讲席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徐坚指出,PAN碳纤维作为尖端领域的“卡脖子”材料,历经几代人努力逐渐实现国产化。2024年9月,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大学合作突破T1000~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业化稳定量产,第三方性能检测达到东丽水平。我国PAN碳纤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超”的飞跃。
与会专家聚焦不同细分行业,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总工程师问立宁指出,新能源锂电材料发展需扩大盐湖提锂产能,布局海外权益矿,保障锂资源供应;开发复合电解质、创新干法黏结剂能,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瓶颈;采用高能球磨法量产硫化锂,降低硫化物电解质生产成本。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级专家宋文波介绍,高端聚烯烃发展将聚焦三个方面:突破关键技术,重点攻克茂金属催化剂、反应器内改性等核心技术;优化现有材料性能,提升高端聚烯烃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化水平;扩展应用领域,开发特种分离膜、高性能材料等功能材料。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锦山指出,合成橡胶将聚焦三大融合:与塑料工业的技术融合、与绿色发展的路径融合、与人工智能的数字融合,推动产业体系升级,构筑安全高效的合成橡胶“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吕国会指出,聚氨酯行业要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器人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分领域攻关创新,推动行业向功能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世源科技化工事业部总经理张昊指出,电子化学品需以高端突破、服务升级为主线,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两大应用领域,打通“需求驱动—应用验证—工程研究—基础研究”全链条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自主可控的电子化学品产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张丽指出,工程塑料要聚焦性能高端化、供给自主化、生产绿色化、产业协同化四大创新方向,完成攻坚高端产品与核心单体自主化、攻克高端装备与工艺精准化瓶颈、构建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绿色标准与产业布局、培育优质企业与人才梯队五大任务。
近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化工泰斗侯德榜》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作者经过两年多“追星”,沿着侯德榜的足迹走了半个中国,在多方朋友的鼓励支持下,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内外史料和照片,听....
11月17日,《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内蒙古兴安盟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系统呈现我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全景图谱、产业链结构、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及未来趋势的权威研究成果,...
据江苏省滨海县政府网消息,11月16日,江苏皖维年产20万吨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及配套项目在滨海沿海工业园开工。安徽皖维集团是国内聚乙烯醇(PVA)、维纶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皖维高新在....
中化新网讯11月12-14日,由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主委会主办的2025全国环氧产业链高端化与可持续发展(德纳化学)论坛暨第二十二届领袖沙龙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环氧....
秦文彩,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原总经理。他14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多次立功受奖。1952年,他随部队成建制转到解放军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