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9日-31日,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中国(石家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创新应用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多位与会专家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化工行业应用潜力巨大,行业正加速迈入AI时代。
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彦峰表示,当前我国正在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行业迎来整体转型升级,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化学工业加速融合。
河北省化工学会名誉会长甄进平指出,企业为适应国家“双碳”目标与重大发展战略,需要推动精细化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重构安全稳定、高效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这也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化工行业全面迈向AI智能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其在观望中错失先机,不如主动投身智能化浪潮,抢占发展高地。”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孙永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AI智能化在化工行业的深度应用将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成为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工业AI未来融合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评估、智能优化决策和智能控制执行的全链路智能能力,或将助力工厂实现“自动驾驶”,更高效地推动企业达成安全、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中控技术已率先发力AI智能工厂建设,其构建的工业AI驱动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等,可为化工企业提供全厂智能化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AI技术在工业领域未来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当前应先做好相关数据采集和管理。”中冶赛迪信息数字工业生态总监周德亮指出,智能装备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定制化设计和量化生产,AI应用前期需先将一些来自“老师傅”的人工积累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归集,形成高质量指令后,将指令供给AI软件进行智能机械操作。
对此,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晓光建议,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共同构建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和化工全链条大数据中心,构建行业级数据生态,破解“数据孤岛”。同时,推动AI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机器人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先推动工业AI在能带来明确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高价值场景落地。此外,行业还需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市场验题”的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复合型人才,弥合“知识鸿沟”。
大会由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河北省化工学会联合主办,300余家企业参会交流。(赵晨光)
11月24日,第二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平顶山市开幕。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现场签约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发布了平顶山市尼龙产业发展报告及新产品,推动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日前,在广东石化炼油18号路的辅路上,一台红色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管廊全自主行进。它搭载的灵敏探头如一双360度旋转的“眼睛”,精准捕捉着20多米外管廊的实时状态,并将高清画面与数据同步传输至后方监控中...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系统部署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集群建设、生态完善等关键任务,推动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
11月3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建成并推出AI+油气田腐蚀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材小智”,实现了公司油气田腐蚀防控与大数据的结合。
近日,河南油田在2472口井推广应用“机理模型+AI智能算法”动液面软测量技术后,使动液面参数录取工作效率提升了90%,每年可节约测试费用300多万元,为生产运行和油藏动态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