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化启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中化新网讯 日前,在广东石化炼油18号路的辅路上,一台红色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管廊全自主行进。它搭载的灵敏探头如一双360度旋转的“眼睛”,精准捕捉着20多米外管廊的实时状态,并将高清画面与数据同步传输至后方监控中心,实现“无人值守、一览无余”的智能巡检。

广东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厂区规模宏大,管廊系统结构复杂、跨度长,传统人工巡检强度大、受制于天气与光线,在数据记录与隐性风险识别上存在不足。部分管廊可能发生气体轻微泄漏,人工难以在安全距离外及时察觉。为破解上述难题,广东石化紧密围绕数字化发展战略,打造防爆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

管廊“巡弋”机器人系统由防爆机器人、防爆充电桩、无线通信网络及运维管理平台等组成,搭载“眸视机器人定位和导航系统”,配备四目云台(可见光、热成像、激光甲烷/光谱相机、补光灯)、声光报警、语音对讲、气体检测、火焰检测等硬件。

在智能应用层面,机器人基于AI算法进行智能研判,能对异常状态进行自动识别与精准定位,并通过生产管控平台实时推送报警信息,建立从“发现”到“处置”的快速响应闭环。此外,机器人还能自动生成标准化巡检报告,并持续积累设备状态历史数据,为开展预测性维护、优化检修周期、评估管线完整性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管廊“巡弋”机器人主要巡检管廊跑冒滴漏和压力表。机器人在管廊侧面的马路上进行远程边走边巡,通过云台转动、放大倍数对管廊跑冒滴漏进行检测。

机器人试运行1个多月以来,在响应速度、可靠性、数据精度和感知灵敏度四个关键维度实现显著提升:响应速度提升360倍,实现从人工平均30分钟到机器人秒级报警的跨越;可靠性提升30倍,漏检率从约3%降至0.1%;数据精度提升16倍,视觉识别误差远低于人工远视读数;感知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对1ppm浓度即可报警,大幅优于人工感知水平,实现了对潜在泄漏的超前预警。

downLoad-20251126145740.jpg

图为“巡戈”机器人在广东石化炼油18号路巡检。(赵凤莉 摄)

相关推荐

石油石化行业AI怎么从“可用”到“实用”

近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石油石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2025-11-26     中国化工报

海光信息亮相全球能源转型大会

11月22日,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在北京未来科学城召开。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携CPU+DCU全栈算力体系及与能源央企的联合创新成果亮相大会。

2025-11-26     中国化工报

安徽力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系统部署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集群建设、生态完善等关键任务,推动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

2025-11-26     中国化工报

江西公布石化数字转型服务商能力手册

11月10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手册(1.0版本)》之石化化工行业。

2025-11-26     中国化工报

中油工程建成油气田腐蚀智能分析平台

11月3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建成并推出AI+油气田腐蚀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材小智”,实现了公司油气田腐蚀防控与大数据的结合。

2025-11-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