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会上披露,四川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突破成效突出,钒钛等资源储量领跑全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已成为全球钒钛新材料产业重要发展极核。
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陶剑锋介绍,“十四五”以来,四川新发现大型石墨矿3处,大、中型磷矿6处,锂、稀土、金、油气等矿种储量大幅增加。当前,全省钛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76.2%,居世界第一;钒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28.2%,居全国第一;新增锂辉石资源量280万吨;新增磷矿资源量17.5亿吨。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瞿亮表示,“十四五”以来省级财政地质勘查投入是“十三五”同期的4倍,并成功破解市县财政“零投入”难题,相关做法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宣传推广,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入20.84亿元。
在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上,攀西试验区成效显著。陶剑锋介绍,“十四五”以来,该区产出全国约80%的钛精矿、60%的钒制品和20%的硬岩型稀土,已成为全球最大钒制品基地、全国最大钛原料基地和重要稀土生产基地。通过发挥科教与企业研发优势,首创高炉渣提钛技术,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世界领先,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提升至50%和35%,高端钛合金批量供货,高速铁路用钢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0%,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卫民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圈链思维,深入推进建圈强链,积极创建钒钛新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钒钛+钢铁”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积极支持行业创新发展,加快智能炼钢、高端钛合金丝材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打造钒钛钢铁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强化钒钛、钢铁等战略资源供给能力。
近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深度赋...
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吸引了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电池....
近期,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期项目均已建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记者实地探访该集团,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新进展。
在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表示,全球主要国家正加速布局石墨烯这一关键前沿材料,推动石墨烯产业进入应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