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天,323天。”富岛公司化肥一期主控室大屏上装置运行天数更新至323天,一个刷新装置自1996年投产以来历史纪录的数字。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技术人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一刻,他们创造了富岛公司化肥一期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新里程碑。
长周期运行是化工生产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尤其对于已投运20多年的老装置来说,更像是一场与设备疲劳、自然环境和工艺瓶颈对抗的“马拉松”。在行业内部,能够实现300天以上连续运行的化肥装置寥寥无几,尤其是面临南方高温、高湿、台风的极端气候,富岛这条老产线能实现突破,被业内视为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困难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长周期运行初期,技术人员发现燃机透平在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运行效率明显波动。“就像人呼吸忽快忽慢,系统也会‘不舒服’。”技术人员比喻道。他们通过反复监测和试验,最终通过调节压缩机入口挡板、更换高性能滤芯等方式优化进气分配,显著提升了压缩机的做功稳定性。
更大的考验来自极端天气。进入夏季,台风“蝴蝶”直面袭击厂区,持续高温天气也给装置冷却系统带来极大压力。锅炉给水真空系统的表冷器效率明显下降,险些导致装置降负荷甚至停车。
“那几天我们几乎没合眼。”负责攻关的技术员回忆道,“我们在表冷器外部加装了喷淋水装置,优化冷凝液回流路径,就像给设备戴上‘降温帽’、穿上‘透气衣’。”他们还制订了极端天气专项应急预案,成功抵御住了自然环境的剧烈冲击。
技改只是基础,更深层的支撑来自管理模式的重构。富岛公司推行“分区、分岗、分人”的重点设备精细化管理,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和预防性维护平台,实现从“被动检修”到“主动干预”的转变。
“每一个隐患都有专属档案、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表,闭环之后还要‘回头看’。”设备技术员柯真介绍说,“我们现在还用上了智能管控平台,员工发现隐患可以拍照上传,系统智能分级,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化肥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投入品的保障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化肥生产的稳定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富岛公司通过技改创新和智能管理,使老装置依然发挥出极高的运行水平。
“323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富岛公司化肥一部总经理严军开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装置运行水平,为保障国家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在化学界的教科书上有一种反应叫“乌尔曼—马氏反应”,马氏便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马大为发展了两代催化剂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解决了碳-杂原子键构建的百年难题,...
“材料不是配角,而是颠覆体验的主角。”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化工集团展区,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从机器人、航天到家居、体育用品,材料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
9月1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将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截至目前,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院)提供的CTA旋转压力过滤机、PTA旋转压力过滤机、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薄膜蒸发器等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00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能源齐翔腾达始终把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攻关和创新的主线,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将工作室打造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创新“强...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