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能源齐翔腾达始终把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攻关和创新的主线,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将工作室打造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创新“强引擎”。
“小杨,近期练习机泵对中找正,有没有新的感悟?”“李哥,最近关于综合工段地坑搅拌器的维修保养,有啥新办法?”……在齐翔腾达李安海劳模创新工作室,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职工们聚在一起看书学习、交流技术。这种学习风气源于齐翔腾达积极探索形式多样、机动灵活、贴近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新途径。
为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齐翔腾达工会逐步建立起了一批以“创新为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工作室,涵盖工艺、检修、电气、仪表、质检五个专业;同时,建立月度例会、半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三部曲”制度,将其变成共享课堂,定期召集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根据现场问题,将涉及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等方面难题变成攻关课题,深入分析,推动创新经验流动起来,让劳模工匠从“单打独斗”变为“集体智慧”。
工作室聚焦公用工程优化,主动承担技术攻关,调整仪表风、氮气指标,整合工业水、消防水、循环水管网系统,实现各系统经济运行;对丙烯酸装置屏蔽泵进行预防性检修,保证动设备可靠运行,积极研究讨论办法,推进PDH装置除尘风机密封改造,坚持修旧利废,自主安装维护设备,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现场装置设备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提升电力系统抗晃电能力技术攻关,制定有效措施,确保电力保障的精准高效;推进丁烯分离MTBE装置的仪表系统由霍尼系统升级改造成中控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破解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未来,齐翔腾达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匠心”文化为引领,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形成“创新—转化—增效”的良性循环,共同谱写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化学界的教科书上有一种反应叫“乌尔曼—马氏反应”,马氏便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马大为发展了两代催化剂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解决了碳-杂原子键构建的百年难题,...
“材料不是配角,而是颠覆体验的主角。”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化工集团展区,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从机器人、航天到家居、体育用品,材料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
9月1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将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截至目前,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院)提供的CTA旋转压力过滤机、PTA旋转压力过滤机、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薄膜蒸发器等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00万...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