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上的材料“秀”   

  “材料不是配角,而是颠覆体验的主角。”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化工集团展区,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从机器人、航天到家居、体育用品,材料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正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

  在北京化工集团展台,一支机器狗方阵整齐划一地进行着表演。招手、卧倒、跳跃,憨态可掬的动作引来观众阵阵笑声。这些灵活动作的背后是高性能化工材料的支撑。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机器狗的面罩、轴承与齿轮主要采用耐磨且高透光的聚碳酸酯(PC)材料;雷达外壳由高强度、尺寸稳定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成;关节与骨骼结构件则依托于高强度、高刚性尼龙66(PA66)改性材料;处理器相连的关键连接件选用了耐高温、高流动性且尺寸稳定的聚对苯二甲酸(PPA)材料。

  不远处,一款黑色的航天耐压手套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可不是普通手套,”展区工作人员秦楠解释道,“它采用特殊乳胶材料制成,能有效保护航天员在舱内作业时免受低压、低温和过热的影响。”该展区还陈列了其他橡胶创新应用,如军用保温靴、耐酸碱化工靴、高铁外风挡以及环保预制型跑道等。

  家居板块中,材料同样扮演着核心角色。想要家电不怕日晒、与室内风格融为一体,甚至呈现出艺术品般的外观,都离不开改性工程塑料。室内填缝、幕墙黏接、防霉抗菌等需求,则依赖改性硅烷科技成就的“万用黏结”MS密封胶。它具备25级位移能力,不仅能让建筑如拥有“关节”般自由伸缩,还能抵御温差形变,实现零裂缝。若要建筑长久如新,水性环保涂料便派上用场。该涂料凭借99.9%的附着力与自清洁技术,借助超分子结构实现与基材的“原子级咬合”,让建筑永葆“素颜之美”。

  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一款“冰葫芦”吸引观众纷纷伸手触摸——外观似冰,触感凉滑,却永不融化。该展区工作人员卢迪介绍:“这是由凝胶新材料制成,通过构建亲水高聚物三维网络结构,以分子间作用力锁住水分子,让含水量超过90%的同时不融化。这种材料不仅解决了人造冰雪易融化、高能耗的痛点,也为绿色低碳体育产业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可降解的牙线棒、牙刷、餐盒……,安徽丰原集团展出的这些用具也“大有乾坤”。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产品由聚乳酸制成,是以玉米、秸秆等生物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加工而成,在某些领域可替代传统塑料,做成一次性饭盒、塑料袋、菜板甚至人们穿的衣服。

  在中国电建展台,一批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嵌缝密封材料集中亮相,如聚氟防渗防冰材料、硅基塑性密封填料等。据介绍,塑性嵌缝密封材料应用于大坝面板接缝,表现出低温不硬化、高温不变软的稳定性。聚氟防渗防冰材料能降低冰黏附力,在低温下不易脱落、耐老化。硅基塑性密封填料则具备全温域适应能力,可靠性高、寿命长、免维护,特别适用于低温和强紫外线环境,目前该类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经历3个严冬仍保持可塑状态。

  展会现场人流如织,大家驻足于一件件创新产品前,既被前沿科技所吸引,也惊叹于各种新材料的作用。这些隐藏在成品背后的新材料,正成为切实改变日常生活的核心力量。


相关推荐

攀登有机化学之巅——记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功臣奖获得者马大为院士

  在化学界的教科书上有一种反应叫“乌尔曼—马氏反应”,马氏便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马大为发展了两代催化剂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解决了碳-杂原子键构建的百年难题,...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浙江省级中试平台申报启动

  9月1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将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天华院装备支撑大型PTA装置高效运行

 截至目前,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院)提供的CTA旋转压力过滤机、PTA旋转压力过滤机、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薄膜蒸发器等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00万...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山东能源齐翔腾达:让工作室成为创新“强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能源齐翔腾达始终把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攻关和创新的主线,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将工作室打造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创新“强...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金科环境首发“水萝卜AI智能体 ”,AI开辟工业节水增效新路径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5-09-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