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又轻又薄眼镜材料的升级,以及发展固态电池对硫化锂的需求,硫化氢利用将从初级应用,转向有机硫化学品-硫基新材料,形成硫化氢-有机硫化学品-硫基新材料产业链。 以硫化氢为起点,可以生产硫脲、硫...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马骧教授团队在柔性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化学类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院)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解耦型平方米级光电制氢装置,并在户外环境下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太阳能直接制氢技术工程化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日前,记者从开滦股份唐山中浩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环己醇分厂通过自主技术研发,系统优化精馏操作流程,预计每年可节约蒸汽成本近1000万元。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
近日,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公司锅炉汽水加药自动控制与节能应用开发项目成功投用,在实现加药自动化的同时,有效推动了生产环节的降本减费。 热电锅炉汽水加药自动控制与节能应用开发项目是宁夏能化公司在节能....
近日,陕西未来能源榆林能化公司甲醇精馏装置工艺智能优化项目,顺利完成首轮联调并成功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已实现连续150小时稳定运行,实现“人工零操作”与“能耗降低”双目标。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AI+...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在宣布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时,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总结了获奖者的贡献:“他们为化学创造了新空间。” 这一荣誉属于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和....
中化新网讯10月9日,从湖北宜昌成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全球首套年处理25万吨磷石膏制取10万吨硫酸联产13万吨水泥资源利用三代技术示范装置,自2022年8月29日建成投入试生产以来,通过不....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SusumuKitagaw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Robson)和美国加州大学.....
中化新网讯9月28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2025)”,一半涉及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他们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的《智能微纳连续流制造关键技术及系列工艺,引领医药化工制造....
中化新网讯9月30日,从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心连心江西基地——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期大项目,大规模氨合成装置已于近日顺利完成催化剂升温还原,成功转入安全稳定运行阶段并已表....
多硫醇存在固化后室温下可快速固化且固化后易剥离、拉伸强度高等特点,多硫醇生成的硅棒切割胶粘剂固化后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柔韧性,可降低硅棒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掉片、边崩和裂纹等缺陷,从而提高了硅棒切割本身的良...
环硫化合物合成过程中,原料硫化氢(H₂S)中的杂质,对后续聚合制得的光学树脂镜片,会出现发雾、不清晰甚至不透明的现象,视物不清晰影响观察,导致使用者佩戴眼镜时的舒适度降低,这成为环硫化合物国产化中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