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生态协同方能行稳致远


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 2025),吸引了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趋势、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路径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创新成行业发展核心动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新能源电池技术正处于关键探索阶段:液态电池基础持续巩固,固态电池研发不断突破,创新已成为破解资源约束、安全挑战与成本压力的核心动力。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动力电池行业仍面临性能、成本、安全、绿色等多方挑战。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认为,一是要解决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问题。当前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总成本中占比较高,持续降本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二是优化动力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从长远来看,动力电池还应深度融入分布式能源体系,让电动车不仅是移动工具,更要成为一个“移动银行”,通过车网互动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提供新动能。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动力电池的终极安全问题是整个行业亟待突破的痛点,热失控现象是导致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故的核心诱因。三元电池凭借其性能优势,依旧是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各类新兴应用场景的首选电池类型。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已聚焦于如何快速推进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探索可规模化应用的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产业化备受关注

在会议现场,《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以半固态为主)出货量达到6.8GWh,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增长幅度超过2.8倍。

材料端的突破是固态电池生态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成功实现了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吨级出货。”王泽深表示,“主流技术迭代加速,下一代技术的突破口聚焦电池固态化领域,固液混合电池的规模装车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从企业进展来看,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在现场透露,公司已建成两条中试线:一是0.35GWh的21700圆柱型中试线,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以上,应用于飞机、高端机器人等领域;二是软包装中试线,同样瞄准450Wh以上能量密度的产品。明年,该公司将重点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不仅是技术升级与革命,更将重塑上游装备产业。当前固态电池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车间、转化为产品的艰难跨越阶段,核心瓶颈在于建立全程稳定的体系,这直接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极限要求。”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表示,海目星已在氧化物路线上拿下GW级设备订单,相关产品正陆续交付并应用于低空飞行器件领域;在硫化物的合成生产路线上,该公司也深度参与了全球领先企业中试线的开发与建设。

生态协同精益制造成焦点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动力电池的发展一方面要推进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生态协同。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引擎,那么生态协同则是行稳致远的关键。”王泽深认为,新能源电池产业正从单一汽车动力应用向多场景能源载体演进,急需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力。

“固态电池并非现有电池体系的颠覆者,未来更可能作为高端补充,占据20%~30%的细分市场。”国科新能创投创始合伙人方建华表示,相比于对固态电池等远期概念的过热追捧,在“安全、降本、增效”方面持续发生的微创新更值得关注,比如材料的细微改进、工艺的点滴优化,以及管理效能的切实提升等,它们都将为当下的动力电池产业带来更实质的性能改善。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也表示,面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电池企业已从昔日的追赶者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当前,企业正步入“出海”的第二阶段,竞争核心已从单一的成本与速度,转向涵盖产品质量、渠道建设、供应链韧性及碳足迹管理等全方位的体系化竞争。正力新能常务副总裁唐佳特别提到,新能源电池行业整体产能规模不断上升,下游客户开始将关注重心放在成本和质量上,因此精益制造成为产业焦点。

相关推荐

巴陵石化搬迁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破百万吨

近日,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己内酰胺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深度赋...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中伟股份登陆港交所

11月17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新能源材料行业“A+H”第一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家“A+H”两地上市企业。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唐山三友:让资源“梯度增值”

近期,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电池级碳酸钠等一期项目均已建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记者实地探访该集团,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新进展。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新疆棉田地膜残留难题告破

日前,中国石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宣布,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全生物降解地膜试用成功。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

专家提出:未来十年石墨烯将进入“黄金应用时代”

在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义春表示,全球主要国家正加速布局石墨烯这一关键前沿材料,推动石墨烯产业进入应用攻...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