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十五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意见》明确了7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积极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稳步推进矿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创新矿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与新能源发展协同互促、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加大政策协同支持力度等。
特别是在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与新能源发展协同互促方面,《意见》提出积极支持煤炭企业统筹煤炭与煤电、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大清洁高效火电、新能源等产业投资开发力度,提升一体化协同融合发展效益;推动矿区坑口煤电实施新一代煤电改造升级,鼓励与新能源联营发展和优化组合,增强能源供给体系稳定性;加强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积极发展瓦斯发电、供热、提纯等利用方式;优化产业链布局,鼓励煤制油气和煤化工项目开展规模化绿电、绿氢利用替代和CCUS应用,有效降低煤炭转化碳排放水平;支持煤炭企业开发碳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发电材料等创新型产品,打造煤基产业链绿色发展新亮点。
华北电力大学一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能源,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探索并实践更多的融合发展场景与技术,对保障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可充分借助新能源产业优势,带动能源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清洁供应。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并将衍生多种融合场景,包括煤炭开发、燃煤发电、煤化工以及CCUS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
2025年9月,中国在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更高的减排目标,明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能源系统将步入加速转型的关键期。
10月31日,清华大学与中国石化集团在京联合举办“2025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论坛。与会专家指出,面向“十五五”,能源行业应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市场调配等方向,谋划减碳转型之路。
近日,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10硅片全面积N型电池经德国ISFH(InstituteforSolarEnergyResearchHamel...
近日,由中铁建发展集团投资建设的内蒙古乌兰察布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地下硐室工程突破核心技术方案,标志着全球总装机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也是目前能源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