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当前,零碳园区里掀起一股氢能发展风。“大兴区作为北京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的主阵地,将氢能产业发展视为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北京市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迪表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构建了氢能产业服务平台与创新生态系统,聚焦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
多位专家表示,大型国企和央企可通过牵头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规模化制氢项目及加氢基础设施等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建氢能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全面推动区域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化工领域是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氢电耦合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消纳、100%零碳电力供给的重要手段,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室主任刘敏表示。
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分享了探索氢能发展的实践。智寰(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介绍,该公司利用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探索多种绿电制氢的方式,提高产业园的绿电利用率,让产业园具备储氢功能。
中电产业发展(广西)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陶方飏介绍,该公司以中电百色能源电子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中国—东盟氢能产业基地,尝试通过用玄武岩纤维代替碳纤维缠绕储氢瓶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储氢成本。
“氢能在零碳园区建设中具有优势和潜力,比如氢气可实现跨领域协同,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网络。”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明俊分享了该公司在河北邯郸建设的清洁能源示范项目经验。该项目以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来源,构建了集热电联供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智能化的绿电制氢储氢体系。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氢能技术部总工程师张畅介绍了华能在绿氢制备关键技术、与氢能产业链上游可再生能源动态耦合及“制—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的经验。
此次研讨会由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联合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共同举办。
在化学界的教科书上有一种反应叫“乌尔曼—马氏反应”,马氏便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马大为发展了两代催化剂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解决了碳-杂原子键构建的百年难题,...
“材料不是配角,而是颠覆体验的主角。”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化工集团展区,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从机器人、航天到家居、体育用品,材料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
9月1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将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截至目前,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院)提供的CTA旋转压力过滤机、PTA旋转压力过滤机、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薄膜蒸发器等核心装备,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00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能源齐翔腾达始终把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攻关和创新的主线,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将工作室打造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创新“强...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