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技术成果发布会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第七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召开,标志着我国超低温核心装备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此前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上,获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优秀技术成果”。
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关键材料、核心工艺及整机制造完全自主可控,静态蒸发率小于0.49%/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较于国内现有小型容器,该储罐装车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装车过程气化率从50%降至3%。目前,CPECC围绕该技术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项,主导制定行业和团体标准9项。此外,该产品已通过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PED认证。
CPECC历时3年,攻克了超低温材料物性数据少、绝热材料抽真空难等难题,有效确保了储罐在极端温差条件下的气密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脆裂性能和绝热性能。今年3月17日,该储罐在项目现场完成测试。其技术可应用于液氢等深冷领域,还能为可控核聚变低温恒温器和低温工厂提供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表示,这一“大国重器”的发布令人振奋,下一步需全面提升软硬件及理论技术,构建我国首个超低温储罐产业链,实现产业化。
大众所熟知的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的最坚硬的物质之一。研究发现,在陨石中被发现的六方金刚石,其硬度高于普通金刚石,具有更高价值,然而高纯度六方金刚石的人工合成一直是世界难题。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合成百微米...
7月25~26日,以“协同之力,破材料困局,创产业新局”为主题2025生命与光学“卡脖子”新材料应用创新大会在衢州举行,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专家,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与光学材料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通过...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