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海湾锂业的浸出净化车间,有一个身影总是默默无闻地忙碌着。他,就是卢金钊,一个从2019年入职至今的普通员工,用“少说多做”的韧劲,诠释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真谛。

从零学起:沉默中的钻研精神
初入车间,面对复杂的设备和纵横交错的管道,卢金钊显得有些拘谨。但自从车间主任的那句“化工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成为他的座右铭后,他便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之旅。
不爱多言的他,却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精神融入了每一天的工作中。安全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指标要求,他逐条记录在本子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领导和同事问原理、问细节。巡检时,他跟着师傅们学习检查管道密封性、记录温度压力数据,将“看、听、摸、查”的巡检要诀练得滚瓜烂熟。

同事们常说:“卢金钊话不多,但眼里有活儿。”刚独立巡检时,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当天要检查的设备列成清单,巡检时比规定路线多走两圈,生怕漏过任何细节。有一次车间赶工期,他主动申请值夜班,连续48小时守在岗位上,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累了就在值班室稍作休息,醒来继续巡检。当被问起累不累时,他只憨厚地笑了笑:“习惯了,把活儿干好就行。”

正是这份沉默中的踏实和钻研精神,让他从记不住仪表参数的新人,成长为能凭声音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的“行家”。第一次独立巡检险些遗漏管道渗漏的经历,更让他把“细致”二字刻进了骨子里。此后每次巡检,他都会用手摸摸管道连接处,用手电筒照照阀门底部,哪怕是极细微的痕迹也绝不放过。
技术攻坚:实干中的担当精神
随着技能日渐成熟,卢金钊被调到无轴进料螺旋岗位。当时车间正面临一个难题:游离酸含酸量偏低,直接影响后续生产效率。面对这个问题,他和同事们开始了艰苦的试验。

调整投酸量时,他们精确到每毫升;控制酸化窑进气温度时,他们紧盯仪表盘上的每一度波动。每次试验都严格控制变量,详细记录数据,晚上再对着台账分析规律。经过数十次试验后,他们终于将游离酸稳定控制在20%-22%的理想范围,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这场攻坚战让卢金钊深刻体会到化工生产的改进,不仅需要钉钉子的韧劲,更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他常说:“咱嘴笨,就多干点实事。”这份任劳任怨的担当精神成为了技术攻坚中最坚实的支撑。
安全为天:行动中的坚守精神
在安全这件事上卢金钊更是“少说多做”的典范。公司组织消防演练时,他早已穿戴好防化服反复练习;空气呼吸器使用培训时,他主动留下来加练直到能闭着眼完成整套操作流程。2020年3月份的一次硫酸轻度泄漏事故中,他更是用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发现泄漏后他立即向车间领导汇报,并按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穿戴好防护装备冲往泄漏点。关闭阀门时,硫酸溅到防化服上发出滋滋声响也让他丝毫没有退缩,直到阀门彻底关闭才退到安全区。后续清理时,他又主动承担最脏最累的冲洗工作,直到现场处理完毕才默默脱下湿透的防护装备。事后领导表扬他只说:“都是该做的。”这句简单的话,背后是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的自觉。日常工作中,他总会默默检查同事的防护装备是否穿戴规范,巡检时顺手拧紧松动的螺丝和阀门,把安全意识融进了每一个无声的动作里。


六年时光转瞬即逝,卢金钊从懵懂新人成长为岗位骨干,不善言谈的他用吃苦耐劳的韧劲、任劳任怨的担当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下了不平凡的答卷。他或许没有华丽的言辞,却用无数个默默付出的瞬间诠释了“优秀”的真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项责任扛牢,用实干书写坚守,用行动诠释担当。这样的卢金钊是所有一线化工从业者的缩影,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11月4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四作业区技术管理室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南六东二类B+三类油层三元区块全层饱和注剂试验区现场监督油井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施工,实时解决现场技术难题,推动试验高效落地。中国石
秋收时节,我国西部地区秋雨下个不停,雨水积在田里,地里的玉米秆半泡在水中。眼看一年的收成就要被这连绵的雨水耽搁,庆阳市环县樊家川乡的樊大妈心里真是着急——担心这玉米收不回来。好不容易等到雨歇云散,樊大...
10月28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财务部获悉:通过将井筒质量检测、注聚井井下测调、试井测试及解释三项测调业务由外委转为自营,累计减少外委测试服务费用175.2万元,交出一份亮眼的成本节...
“处理后的污水含硫量350g/ml,与上月相比降低了60%,因盐酸腐蚀导致的管线渗漏问题也得到了充分解决!”10月31日,在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普光107集气站,该站大班员工何影指着电脑上的数据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