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26日,从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的1万吨/年二氟乙烷装置已于近日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氯乙烯法生产二氟乙烷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据江西理文化工总经理杨作宁介绍,该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勇于学习、勇于实干、勇于创新”的思想,坚持自主创新,在氟化工领域深耕细耘。公司先后成功开发出高耐渗透改性悬浮聚四氟乙烯、改性分散聚四氟乙烯、挤出管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等多种性能优越的高端氟聚合物。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烧碱为龙头,甲烷氯化物为中间产品,氟化物为最终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据介绍,二氟乙烷(R152a)是一种含氟化学品,作为原料在新能源材料高分子含氟聚合物制造产业不可替代。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江西理文成功攻克氟化工领域关键技术壁垒,国内首套氯乙烯连续法生产二氟乙烷(R152a)工业化装置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在含氟化学品生产领域出现新的工艺路线。该技术已获得"一种用于连续生产1,1二氟乙烷的装置和生产方法"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填补了国内氯乙烯法二氟乙烷工业生产的空白。
据了解,当前国内R152a生产普遍采用乙炔法工艺,其原料乙炔主要来源于“两高一限”的电石,而氯乙烯法的原料供给充足且运输半径优势明显。理文化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乙烯法二氟乙烷生产工艺,通过连续流反应设计体系,可实现R152a连续稳定工业化生产。
杨作宁表示,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氟化学品的绿色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氯乙烯法生产R152a较电石法生产降碳成效非常可观,产品碳足迹预计减少50%-60%。理文化工氯乙烯法二氟乙烷装置的成功投产,不仅为行业树立了自主创新的榜样,更是积极践行国家碳排放双控制度的有利体现。
杨作宁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氟化工行业还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股份)发布WouperPPA(聚邻苯二甲酰胺)及其碳纤维增强方案:PA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XT+碳纤维,实现了耐高温、低密度、超高弯曲强度...
近日,中蓖(天津)生物航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蓖航油)技术总监刘思阳获得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颁发的证书,表彰其团队作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可持续航空燃料》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为中国标准化...
近日,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化院)自主研发的化学品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以本质安全为核心,通过风险评估与微化工工艺的深度融合,破....
3月25日,由湖北晋控气体有限公司和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并工业化应用的“煤基氮肥联产LNG液氮洗工艺”,在湖北当阳通过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中化新网讯 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解决困扰北方旱作农业区重金属污染农田难题取得了明显进展。3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北方旱作农业区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