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煤技术的破局之路   

  近日,中蓖(天津)生物航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蓖航油)技术总监刘思阳获得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颁发的证书,表彰其团队作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可持续航空燃料》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为中国标准化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这是该团队牵头起草的第四份团体标准。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航空业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可持续航空燃料,也称为生物航煤,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然而,生物航煤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成为我国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卡脖子”难题。凭借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中蓖航油不仅牵头起草了我国生物航煤团体标准,还积极推进生产线建设和工艺包研发,助力我国生物航煤产业规模化发展。

  生物航煤:航空业的绿色未来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加氢法或费托合成等技术生产的航空燃料。刘思阳表示:“其燃烧性质与传统化石航煤无异,可直接混合使用且无需改装发动机,但能实现55%至92%的二氧化碳减排,远超其他降碳手段(如机型优化)30%的减排上限。”

  国际民航组织已设定2050年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目标。欧盟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飞机燃油中须添加2%的可持续航空燃料,2030年提升至6%,2050年达70%。英国等也相继出台强制混掺政策。我国也将可持续航空燃料列为减碳重点,明确要求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

  尽管我国在生物航煤领域取得进展,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刘思阳坦言:“生物航煤的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所垄断。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核心工艺和催化剂等仍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标准制定:填补产业空白

  生物航煤全球需求量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欧美等地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生物航煤标准体系,而我国在生物航煤标准制定方面仍处于空白。

  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协会启动标准制定工作,邀请中蓖航油团队牵头。刘思阳表示:“我们自2013年开始进行生物航煤研发,2016年首创蓖麻油生物航煤技术,2023年完成工业化装置建设和适航认证,具备扎实的研发基础。”

  生物航煤属于新兴领域,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有限,标准制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团队广泛调研国内外标准,组织专家论证,既要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2024年9月,《蓖麻油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规范》作为该领域首部标准发布实施。此后,团队又相继牵头制定3项标准,为行业提供技术规范和前瞻指导。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产业化进程

  为满足市场需求,中蓖航油正加速产业化布局。据刘思阳介绍:“我们一方面规划在天津和河北沧州建设万吨级工业装置,另一方面将生物航煤生产的全套技术、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等打包成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团队已完成年产万吨级生物航煤工艺包设计,预计年内实现技术授权。“我们设计的工艺包主要是蓖麻油制备航空煤油的工艺包,类似于一个‘技术工具箱’,实现授权以后,第三方可以快速建立生产线,加快我国生物航煤的普及。”刘思阳说。

  当前,我国生物航煤产业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蓖航油团队表示,将继续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力争形成整个航空新能源产业生态链。


相关推荐

CFB快速调峰关键技术创全球新纪录

  近日,依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承担的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关键技术”在山西寿阳350兆瓦循环流化床(CFB)机组成功投入工程应用,并创下了全球最快循环流化床机组升负荷速率新...

2025-04-01     中化新网

中油科新公司解密纳米孔洞的

近日,中石油管道局投运公司中油科新化工有限公司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粉末颗粒内部孔洞的分析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这一实质性进展展现了科新公司在国内纳米材料研究的领...

2025-04-01     中化新网

业界探讨AI赋能合成生物学

  3月23日,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AI)前沿交叉论坛在天津市武清区召开。

2025-04-01     中国化工报

抚顺石化研发冷链包装蜡

  日前,抚顺石化公司成功研发冷链包装蜡,丰富了该公司特种蜡产品种类。

2025-04-01     中国化工报

仪征化纤发布耐久型力纶

  3月28日,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主办的2025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应用创新论坛上,仪征化纤新品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下简称耐久型力纶)发布。

2025-04-01     中国化工报

延炼改进凝结水回收装置

  近日,延安炼油厂在1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凝结水回收利用领域取得突破,预计每年可节约水资源费用50余万元、电费约1.6万元。

2025-04-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