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未来课堂——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化教学未来中心见闻

  5月的北京阳光和煦,北京化工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如约而至。踏入昌平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群间,智慧教学的生动图景徐徐铺展:星罗棋布的智慧教室、跨越校区实时互动的“云课堂”,还有将现代化工业装置“搬进”实验楼的虚拟现实(VR)技术……在这所以化工学科为特色的高校里,一场教育变革正悄然发生,传统教学模式被赋予全新活力。

  漫步校园,浓郁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北京化工大学目前已建成256间智慧教室,涵盖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智慧互动研讨型教室、多功能智慧大讲堂以及多网融合线上线下空中课堂等多种类型。这些教室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破了多址办学的空间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让不同校区的师生得以同上一堂课,开启跨地域的知识交流之旅。

  走进任意一间智慧教室,都能发现其中的“科技密码”。教室四周的屏幕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组合。授课时,教师轻点平板电脑,课件便能瞬间同步至所有终端;学生小组的讨论成果也能随时投屏展示,教师还能在屏幕上批注讲解。教室里的桌椅同样“暗藏玄机”,可自由组合营造出多元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沉浸式学习。这些创新设计正全方位重塑着“教”与“学”的每个环节。

  在校园里,智慧教学控制中心堪称整座智慧教学体系的“智慧大脑”。凭借数字化与智慧化技术,它统筹指挥着全校智慧教室的运行与维护。这套功能强大的智慧教学系统,能同时满足全校2万余名师生的教学需求,为高效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开放日的“明星展区”,当属数字化智能教学未来中心。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达8米的巨型弧形屏幕。戴上VR眼镜,记者仿佛瞬间“穿越”至化工厂生产车间,立体的管道、反应釜清晰可见,连操作按钮的纹理都纤毫毕现。依托数字孪生系统,这里能模拟90%以上的化工实操场景,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却能收获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真正实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跨越。

  在虚拟仿真实训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应急演练”正在上演。通过实际演示,记者看到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讲解,一边隔空操作,只需轻轻挥手,屏幕上反应釜的温度、压力参数便随之变化。虚拟设备的操作逻辑与实体设备完全一致,确保实践实训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思政课堂也在智慧技术的加持下焕发新活力。在“长征之路”VR体验区,学生们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重走”红军长征路,曾经书本上的雪山草地变得触手可及,艰险历程变得可感可知。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历史事件“活”了起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太神奇了!”一名中学生在体验完VR化学实验后,难掩兴奋。开放日当天,像他这样被前沿教学技术吸引的参观者超5000人。离场时,许多人频频回首,希望将这充满未来感的教学场景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当VR技术让化工设备触手可及,当云课堂打破时空界限,当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教育的未来已然到来。北京化工大学的实践充分证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在这里,我们已然窥见了未来教育的模样。


相关推荐

王海娟:为油井延年益寿开“良方”

  一大早,王海娟刚在工位上落座,河南油田工程院钻完井研究所固井技术组的吕倩菲就跑来向她请教:“渭北油田浅层水平井位垂比3.56,套管怎么下入?水平段只有30摄氏度,如何保证固井质量?”  “这种类...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中原油田升级液压抽油杆剪切装置

  近日,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液压抽油杆剪切装置在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明493井完成现场试验,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80根玻璃钢抽油杆的切割作业,效率达到传统剪断钳的20倍。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辽河石化再获CNAS实验室认证

  近日,辽河石化沥青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评审。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丰喜临猗加装过滤器防灰网降本增效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空分车间为自洁式过滤器外围增加防灰网,大幅降低自洁式过滤器滤筒更换频次,预计年可节省滤筒成本7万元。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中国化学会成立表面物理化学专委会

  5月10日,中国化学会表面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