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总投资5亿元、新增产能2072吨/年、产值突破4亿元的长芦新材料含氟有机新材料产业化二期项目(简称:长芦新材料二期项目),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工建设。
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相关领导、天津渤化集团负责人、京津冀三地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新质生产力驱动、跨域协同创新的重大项目落地。该项目生动践行了2025年全国两会“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彰显天津渤化集团“高端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循环、数字智能智慧、韧性安全”的现代化工发展理念。
据介绍,作为天津渤化集团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长芦新材料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高端氟化工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超1亿元,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该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氢氟醚合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氟聚醚、六氟环氧丙烷合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截至目前,该集团公司已拥有12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资质。
据了解,该工程项目在天津南港工业区总占地面积12.0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的二期工程,将建设2套氢氟醚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达产后可新增2072吨/年产能,年产值突破4亿元。工程项目充分整合京津冀资源,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的协同创新生态。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长芦新材料将以二期项目为支点,同步推进三大战略:加速实验室成果向千吨级产业化项目落地,拓展电子氟化液在芯片制造、数据中心浸没冷却等前沿场景的应用,并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氟材料创新联盟,牵头编制7项行业或团体标准,推动国产化替代纵深发展。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高端氟化工产业创新标杆,为“十五五”期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质生产力”。
长芦新材料二期项目的破土动工,不仅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京津冀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战略实践。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氟化工创新基地,以“泰达效率”和“渤化品质”,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书写新的传奇,为实现 “制造强国” 战略目标贡献氟材料力量!
(曲照贵 /文 李萱/图)
2025年,为进一步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四新”推广工作,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围绕管理提升,强化创新引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近日,奥德源新材料(石家庄)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ADY-EM柔性连接膜极距弹性支撑体、一体化集成式免焊接单元槽及多系列高性能电极产品亮相全球展会,与氢能产业优秀企业共拓发展机遇,推动氢能全产业链高质量...
阳春三月,伴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该公司锚定6月15日工程中交的目标,抢抓施工黄金期掀起了工程安装阶段大干90天的建设热潮。
继“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后,最近这一热词又以独立章节形式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涉及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项目112个,总投资额1684.55亿元中化新网讯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年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以下简称《项目册》),明确了江西省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