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78.01%,装置平稳率保持在100%,自控投用率超过99.6%,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投用的58个专业系统,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出显著作用。目前,兰州石化“数智触角”正逐步延伸至各业务场景,国内首个乙烯全业务链智能化工厂——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实现能效跃升。
早在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项目建设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联合发文,将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项目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创建先进智能化示范工厂是核心内容之一。2020年,中国石油作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部署,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丰厚“家底”,兰州石化被列为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首批试点企业,并在榆林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创建智能化工厂。
在建设过程中,兰州石化充分学习借鉴长庆石化等兄弟单位的经验,建成了以数字化移交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工厂、以全业务链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工厂和以数据驱动决策的一体化运营工厂,打造出石油石化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的标杆。特别是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和昆仑数智公司密切配合,先后在304台关键设备上安装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共计安装加速度传感器1096个、温度传感器120个、边缘计算设备111台,实现生产、设备、安全、环保专业数据的全量化采集,为保障装置平稳运行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
兰州石化榆林乙烯装置智能化工厂投用后,给生产经营带来了便捷。“以前我在老乙烯装置上工作,裂解炉升温全靠手工操作,大约需要4个小时才能使温度稳定下来;而榆林乙烯装置的裂解炉具有一键智能升温功能,大约半小时就能达到理想状态,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乙烯运行部技能专家武矗说。
“2亿多条数据入‘湖’,让机、泵、塔、管线实现万物互联;平均每分钟处理数据3万多条,每毫秒就有数千条数据呈现出来。操作人员只要坐在工位上,就能了解整个装置运行中的每处细微变化,实时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真正实现了数据决胜。” 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杜江说。
“智能化工厂上线运行以来,认知程度、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应用效果逐步显现,为国内炼化企业智能化建设起到了示范标杆作用。”昆仑数智兰州分公司总经理张敏说。
4月1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两则公告,将建设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并建设煤制天然气配套供煤项目。 公告显示,煤制气项目总投资约为170.34亿元,建设期为3年,第4年....
4月2日,从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股份”)传来喜讯,2025年以来,该公司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达产达效攻关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3月底,连续三个月生产的氯化钛白粉合格率...
4月2日,从颜钛集团传来喜讯,该集团旗下的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再次获得了上海市进出口商会颁发的“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称号。
4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视察了位于奥什州诺卡特区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视察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认真听取了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厂长刘丙林关于一期包括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的详细情况...
3月26日,九江石化加氢裂化装置桩基开工,这是继去年底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第一个项目——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开工以来的又一重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打造“炼油+芳烃+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