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3日,由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和中国气体行业数字人工智能百人会主办,中工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数智领导力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破解转型困局,抢占数智高地”为主题,与会代表聚焦气体行业数智化转型路径,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气体行业”的落地实践与未来趋势。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应用组副组长蓝婷指出,气体行业作为半导体制造、高端化工、先进冶金等关键领域的“工业血液”,其数智化转型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与升级增效。
蓝婷强调,推动“AI+气体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深化政策落地与趋势研判,搭建政企研联动机制,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数智化落地路径;二是要强化技术创新与协同合作,聚焦终端性能管理、能效优化、安全保障等核心需求;三是要加快数智化标准建设,牵头制定行业团体标准与应用规范;四是要注重数智领导力培育,打造数智化管理人才梯队。
“AI能够优化制造业生产调度流程,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中国气体行业数字人工智能百人会会长、中工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裁霍绍由认为,在质量控制方面,气体行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及时发现缺陷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洑春干指出,气体行业数智化转型首先要贴近用户需求,作好市场评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出去;同时,协会也会持续培养AI人才,协助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在数智领导力圆桌沙龙环节,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在实际应用AI技术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利用并真正产生价值,找准问题关键,关注数据分析、能源消耗,而非仅停留在技术搭建上。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理事长马银川出席本次会议。会上,来自湃越咨询、甲佳智能、武钢气体等研究机构和气体公司的专家围绕气体行业数智化转型进行交流,分享“AI+”在性能监测、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日前,在广东石化炼油18号路的辅路上,一台红色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管廊全自主行进。它搭载的灵敏探头如一双360度旋转的“眼睛”,精准捕捉着20多米外管廊的实时状态,并将高清画面与数据同步传输至后方监控中...
11月22日,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在北京未来科学城召开。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携CPU+DCU全栈算力体系及与能源央企的联合创新成果亮相大会。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系统部署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集群建设、生态完善等关键任务,推动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
11月3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建成并推出AI+油气田腐蚀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材小智”,实现了公司油气田腐蚀防控与大数据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