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月至9月,河南省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10.3%;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03.3亿元。开发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开发区的创新管理模式。
“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以规划引领为保障,科学制定封闭化管理方案,着力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和三级网格联动,有效提升了开发区管理水平,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肯定和赞誉。”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河南省省长王凯在该开发区调研时对园区管理工作给予“规划很好、产业链完整、管理规范、未来发展潜力很大,是省内最规范、最好的化工园区”的高度评价。
“管理模式要创新,必须以产业规划作为引领和保障。”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科学性和前瞻性,高起点建设中国尼龙城,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为核心区,平顶山高新区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两翼,深入实施“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谋划建设“公铁水”一体化物流交通体系和水、电、气、热、管廊、人力等七大要素保障体系,组建水务、电力、燃气、管廊、园区管理等7家专业服务公司,筑牢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据介绍,作为河南省首批认定的化工园区,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以封闭管理为基础,不断优化内部运营环境。开发区科学制定封闭化管理方案,投资4.6亿元实施道路改造、管廊铺设工程,建成危化品车辆停车场和6个入园卡口,引入车辆识别监控系统,与智能化管控平台联动。同时,制定危化车辆、普货车辆、工程车辆、临时访客等通行管理制度,有效遏制社会过境车辆和无关人员穿行园区,通过全封闭管理,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园区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为有效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积极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重点实施环境智能管理、公共服务提升、大数据平台搭建、智慧工厂打造等13项重点工程,建设重大安全风险在线检测平台,接入园区30家化工企业“双预控”、人员车辆定位、电子围栏等系统,实现生产、安全、环保等全方位实时精准管控,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风险,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列为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
此外,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以网格联动凝聚园区合力,建立了“市级专班引领、开发区(县)落实、派驻机构嵌入”的三级网格联动体系。市级尼龙城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解决规划、项目审批等重大问题。尼龙开发区与叶县人民政府紧密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叶县人民政府通过“放权赋能”,让部门派驻机构常驻开发区,行使县级审批执法权限,实现“园区事园内办”,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10月14日,淮安工业园区组织召开2025淮安聚氨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搭建“政产学研金”多方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多个项目签约落地,为聚氨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将锡连共建落到实处,无锡、连云港两地以无锡连云港专精特新产业园为抓手,通过园区建设和项目招引双轮驱动机制,推动园区项目快投快建、投产满产,将无锡连云港专精特新产业园打造成无锡、连云港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提交融资需求到获得授信,用时不到2个月,政银企对接平台就帮我们解决了标准化厂房建设的资金难题!”近日,鄂尔多斯高新区晶澳光伏低碳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