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等合作,基于自主研发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
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然而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局限和锂硫体系不稳定性等挑战,当前仍然缺少原子/纳米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的理解。
为此,厦大团队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实现了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原子尺度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发现在锂硫电池中存在着独特的界面反应机制和锂硫电池全新的界面反应过程。
未来,该团队将基于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从全新角度推进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和体系的设计和研发,促进高比能、高功率、快充锂硫电池的发展。
近日,依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承担的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关键技术”在山西寿阳350兆瓦循环流化床(CFB)机组成功投入工程应用,并创下了全球最快循环流化床机组升负荷速率新...
近日,中石油管道局投运公司中油科新化工有限公司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粉末颗粒内部孔洞的分析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这一实质性进展展现了科新公司在国内纳米材料研究的领...
3月28日,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主办的2025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应用创新论坛上,仪征化纤新品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下简称耐久型力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