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等合作,基于自主研发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
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然而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局限和锂硫体系不稳定性等挑战,当前仍然缺少原子/纳米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的理解。
为此,厦大团队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实现了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原子尺度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发现在锂硫电池中存在着独特的界面反应机制和锂硫电池全新的界面反应过程。
未来,该团队将基于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从全新角度推进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和体系的设计和研发,促进高比能、高功率、快充锂硫电池的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