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3日,高盛集团在发布的新报告中指出,受航空燃油和石化产品替代产品有限、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低碳技术替代速度,以及人工智能通过拉动全球GDP间接带来300万桶/日需求增量等因素推动,204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从2024年的1.035亿桶/日增长至2040年的1.13亿桶/日,2040年前年均需求增长60万桶/日。
此前数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在当前政策情景下,全球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这与该机构此前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的基准情景存在重大差异。高盛表示,其需求预测反映了需求驱动因素的转变,公路运输石油消费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石化行业将成为石油需求主要增长引擎。
高盛研究报告称:“随着公路运输需求见顶,石化行业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石化领域石油需求(石脑油、乙烷、液化石油气)年均增长50万桶/日,增幅达2.1%。”高盛承认其对长期石油需求的看法“高于市场共识”,并指出未来15年,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将贡献超过90%的石化领域石油需求增长。该银行表示,中国和中东将引领这一增长,这与这些地区石化及塑料生产设施的集中分布相符。
高盛预测,公路运输石油需求将小幅增加90万桶/日,于2030年达到峰值,随后进入“长期平台期”并逐步下滑,到2040年消费量仅较峰值下降170万桶/日。
高盛还表示,人工智能将通过推动经济增长,间接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在基准情景下,预计到2040年将带来300万桶/日的需求增量。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对石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通过促进全球GDP增长来实现,而非直接消耗能源。在人工智能全面普及的乐观情景下,高盛估计到2040年这一拉动效应可能达到600万桶/日。
全球化工行业脱碳正面临两难境地:贸易动荡与市场持续低迷迫使企业压缩资本开支,而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迈向2050年净零排放,又急需巨额投资支撑技术升级与设施改造,市场支付意愿的区域差异与行业资本...
欧洲化企三季度财报显示,各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净亏损,销售额同步暴跌。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下跌、汇率波动等多重压力,抵消了销量端的微弱改善,市场环境仍极具挑战性。
近日,巴西化工行业协会披露,2025年该国化工行业净营收达1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但受廉价进口持续冲击,贸易逆差飙升至56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