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科研人员新发明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该校化学学院副教授高岩团队开展“液化秸秆改良土壤综合利用”项目,利用近临界水技术将畜禽粪便与秸秆“变废为宝”,转化为液体和颗粒有机肥,有效改良盐碱地,助力农民增产。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当地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22亩,但大量耕地是盐碱地,粮食亩产不到吉林省平均产量二分之一。在当地,大量秸秆和禽畜排泄物难以得到科学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高岩提出利用生物质改良盐碱土壤的思路。水在临界状态下具有酸碱自催化作用,秸秆和畜禽排泄物在近临界水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机质肥料。这一转化可形象地比喻成“高压锅煮肉”。把秸秆和畜禽排泄物放在近临界水里煮,煮烂了的汤和固体就是有机质肥料,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团队还自主设计了生产设备。

  经通榆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测定,使用该技术对玉米增产明显。近两年,当地盐碱地得到改良,粮食产量提升10%以上。该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研究在《分析和应用热解》和《农药生物化学与生理学》期刊上发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海涛说,高岩团队开创性地将近临界水技术应用于秸秆等生物质转化制备有机肥料领域,再利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修复和盐碱地治理,敢于创新并通过实践检验。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高岩说,下一步,团队将围绕秸秆产物肥药一体化、植物修复工业污染土壤及工农业废弃物协同利用开展探索与研究。


相关推荐

告别“卡脖子”!光学材料技术背后的硬核科技

​7月25~26日,以“协同之力,破材料困局,创产业新局”为主题2025生命与光学“卡脖子”新材料应用创新大会在衢州举行,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专家,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与光学材料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通过...

2025-07-30     中化新网

IUPAC-NHU国际绿色化学进步奖颁奖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2025-07-28     中化新网

衢化院、氟基新材、中宁硅业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2025-07-28     中化新网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孙伟华:装置区永不停转的“陀螺”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华东理工破解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