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黄土高原层林尽染,一片神奇壮美的土地。11月19日,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座谈会在延安举行,回顾陕西延长石油创立120周年光辉历程,总结“十四五”发展成就,共商“十五五”大计,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20年前的1905年初冬,随着清政府光绪帝在开发延长石油奏折上的批注,中国陆上最早的石油厂——“延长石油厂”在今延安延长县创办。两年后的1907年,延长县城外的钻塔传来振奋人心的轰鸣,“延一井”喷出了黑色洪流,沉默在黄土层下的油苗悄然开始点燃暗夜里的火种。
这,就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11月19日,纪念延长石油创立120周年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淬炼“石油魂”
延长石油初创的30年,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的“拓荒时代”。在军阀混战的动荡时局中,工人们艰难开采石油维持生产,延长石油厂在风雨飘摇中扎下了根。
1935年5月,刘志丹率领红军解放延长县,延长石油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钻塔旁闪烁起红色曙光。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长石油厂成立了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党支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包围封锁、骚扰破坏,在缺设备、缺技术、缺资金的困境中,延长石油厂作为陕甘宁边区唯一的石油生产企业,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相继打成一批旺油井,生产出大量煤油、汽油、石蜡、擦枪油、油墨、凡士林等产品,不仅点亮了延安窑洞的灯光,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而且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前线,延长石油被誉为“功臣油矿”。同时在定边扩大食盐生产,为党中央和边区军民用油用盐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定边盐场成为“中央第一财政”。
延长石油厂和定边盐场让民族工业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1943年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定边盐场打盐总指挥罗成德分别题词“埋头苦干”“不怕困难”。这8个大字闪耀着光芒,不仅是延长石油集团引以为荣的企业精神,也成为一代代延长石油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还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长石油150亿方天然气产能倍增工程2025年建成投用
转型跨越:产业结构调整重塑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延长石油体制虽经多次变动,但埋头苦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未变,克服三年自然灾害、特大洪水侵袭等重重困难,1959年原油产量突破1万吨。同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向全国石油战线输送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玉门、新疆、大庆等油田开发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延长石油除旧立新、锐意改革,坚持“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带动陕北14家县办钻采公司起步发展,掀起大干快上热潮,推动生产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从1984年原油产量10万吨,到1997年突破100万吨。同步实施永坪炼油厂改造,建成投产延安炼油厂和榆林炼油厂,延长石油在地质勘探、产能建设、原油采炼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发展。
世纪之交,延长石油迎来了崭新发展阶段,先后于1998年和2005年进行两次重组整合,迈上了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快车道。2007年原油采炼双双突破1000万吨,2010年营业收入迈入千亿元大关。随着兴化、西橡、华特、化建、西北院、陕化院等多家企业加入,延长石油逐步形成了“一业主导、多元支撑”发展格局,成功蜕变为现代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生产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纳入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延长石油,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2013年上榜我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621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3900亿元,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原油产量连续19年保持千万吨以上稳产、进入全国第七大油田;天然气年产量突破120亿立方米、跻身全国第四大气田,2024年油气当量实现2000万吨历史性突破;煤炭资源从无到有产能迈上5000万吨大台阶,火电装机投产及在建932万千瓦;化工品总产能800万吨,迈入全国聚烯烃行业第一方阵。
在规模实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延长石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节能降碳的差异化、特色化新路径,产业结构实现从“一油独大”向“油气煤三足鼎立、电化材多元支撑”的历史性转变,具有延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丰盈,多元化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延长石油延安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
科技创新:敢为人先勇立行业潮头
延长石油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转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幅超过10%,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95%。专业技术支撑人员总量达到2.2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50%。
延长石油与中国科学院大化所、中国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建设高能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创新的“延长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成为行业典范。先后承担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8项,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诞生,攻关掌握了特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等20余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技术,建成投产油气煤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10余个全球首台套装置,30多项产品填补相关领域空白。5年来获省部级、行业级奖励80余项,授权专利3000件。2014年、2023年两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唯一双获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和项目奖的单位。
目前,延长石油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拥有4个科研机构、33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2000余名科研人员,设有陕西省1号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等。拥有分子公司39个、参股公司17个、上市公司3个,从业人员10.2万人。

延长榆林能化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擘画蓝图: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年来,延长石油坚持“油化并举、煤气电并重、新能源新材料并兴”产业战略,加快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成投产榆能化填平补齐、榆神煤基乙醇等重大项目,新增化工品产能210万吨/年。加快建设凯越50万吨/年甲醇制乙醇、榆煤化醋酸乙烯下游产品、延能化“三羰三材”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积极推动延安千万吨炼化一体化、一步法制烯烃工业示范、榆林煤制清洁燃料等项目前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组建新兴产业公司,实施油气田“零碳”工程,建成全流程一体化CCUS、光伏发电和农光互补等项目,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五五”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延长石油将做好稳定巩固优势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篇文章”,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大力发展风光、氢能、氦气等新能源产业,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化工企业。
回眸“双甲子”,延长石油在内忧外患中孕育起步,在战火纷飞中淬炼铸魂,在改革开放中重组壮大,在新时代加快调整转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延长石油,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奋进的姿态,为保障能源安全、建设石化强国贡献延长力量,谱写下一个百年基业长青的壮丽篇章。
图片由企业提供
11月1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期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在大会新闻中心联合发布《2025企业(园区)气候行动案...
近日,全球钛、锆及钛白粉行业顶级盛会——TZMICONGRESS2025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圆满落幕。龙佰集团副董事长许冉应邀出席,作题为《重构供应链以加强贸易韧性》的主旨演讲,并参与全球商业领袖.....
11月15日,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采气阀门缓缓开启,百万立方米清洁天然气持续涌入输气管网,标志着该储气库本采暖季正式向京津冀地区“开仓供气”。
11月19日,巴斯夫涂料在中国欧盟商会于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企业社会责任奖颁奖典礼上荣获“绿色影响力先锋奖”(GreenImpactPioneerAward)。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华运营的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