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全加氢工艺攻克上下游“炼化一体”发展瓶颈
中化新网讯 11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了解到,该所开发的高温煤焦油加氢生产液体燃料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为煤制油开辟了新路径。

该所开发的串联式全加氢工艺技术,攻克了高温煤焦油深度炼制及高端化工产品开发的上下游“炼化一体”发展瓶颈,填补了国内利用煤焦油重组分生产大密度、低凝点液体燃料的空白,为特殊应用场景下燃料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介绍,焦化产生的煤焦油属于炼焦副产物,产量大且富含多环芳烃,非常适合生产低凝点液体燃料。当前国内煤焦油转化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中低温煤焦油,与中低温煤焦油相比,高温煤焦油密度大、黏度高、终馏点较高,含胶质、沥青质等重组分及氮、硫、氧等杂质,加氢难度较大,易导致催化剂失活,技术亟待突破。
青岛能源所多相催化转化研究组基于煤焦化副产的高温馏分油的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围绕高温煤焦油杂质脱除、催化剂抗结焦性能提升、反应器进行创新设计攻关,开发了加氢预处理—加氢精制—加氢开环的串联式全加氢工艺,配套使用的非贵金属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和酸性适中的选择性加氢裂化催化剂,实现了富含多环芳烃劣质原料深度转化生产高品质、清洁煤基液体燃料。
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历时7年,从实验室开发到百吨级小试,初步完成催化剂研发、工艺优化和产品测试。之后,该所与企业合作搭建千吨级中试评价装置,并以精制洗油为原料,实现中试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此次开车的中试装置生产的产品密度超过0.83g/cm³,凝点低于-60℃,非常适合用作交通运输燃料及调和组分。
11月26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气化中试开发项目投料试车,并顺利产出合成气,证明项目核心设备“东华炉”工艺可行、运行可靠且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
作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关键原材料,我国镓锗铟等稀散金属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11月26日发布创新成果显示,我国已经攻克煤铝铜铅锌矿中低品位稀散金属高效提取技术,煤中锗综合回收率由55%提....
11月25日,近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企业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沽化工)成功开发出AS-115打火机专用树脂,实现了该产品在耐热性与加工适用性方面的显著提升,为下...
为胺液系统找到“中国配方”中化新网讯11月25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第六联合装置现场,净化二车间运行二班两名职工正在利用阻泡剂加注系统,对胺液系统加注阻泡剂。他们所使用的阻泡剂.....
11月23~24日,大型原创话剧《侯德榜》于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公演,以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引领广大师生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本次演出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