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实现完全国产化

  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完成的高性能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关键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在青岛通过了由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等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关键电极的量产技术开发,促成了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完全国产化,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

QQ截图20240129094205.png

  超级电容器被《中国制造2025》收录为轨道交通核心储能部件,并在2016年便已成为工业强基支持的核心基础零部件。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关键电极的制备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其中美国Maxwell掌握了关键的干法电极技术,其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产品更是一度占据中国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市场的70%。

  研究组创新开发出新型集流体及集流体加工方式,打破国外垂直涂布模式,通过对生产设备设计改造、碳材料优化改性及可控的穿孔集流体设计,解决了水平涂布问题,优化了电极生产模式,成功制备出柔软性好、负载量高、剥离强度高的高性能电极,降低了电极生产成本,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自主开发新型多功能电解液,研制出QBT-400电解液,具有更好的导电率、低温、倍率性能。应用此电解液所组装的锂电容低温性能优异 ,倍率性能也具有优势。

  研发出独特干燥工艺、常温化成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循环寿命达到50万次循环,容量保持80%,助力锂离子电容器寿命取得重大突破。

  在电容器最核心工艺上,首创常温电化学负极预嵌锂技术,所研制的复合负极在预嵌锂过程中可快速达到目标电位,充放电速度更快,同时嵌锂更均匀,循环寿命更长,降低能耗及成本,将有力推进锂离子电容器产品的技术升级。

  据了解,研究组开发的高性能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在锂离子电容器新型材料、制造工艺及产品等方面申请11项专利,其中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率先建成了一条先进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关键电极生产线及电解液生产线,实现了高容量、高质量、高产出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关键电极的工程化制备,技术成果在中车四方所的单体产线上进行了自动化组装验证,解决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了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完全国产化。

  锂离子电容器预计未来工业设备、汽车、轨道交通将成为锂离子电容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在辅助峰值功率、备用电源、存储再生能量、替代电源等不同场景的应用具有非常具有潜力的发展前景。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建议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系列产品,进一步推向市场应用。

相关推荐

锦西石化智慧平台赋能数字化大检修

“我们开发的精益大检修智慧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56天,不仅能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各部门间协同配合,更为装置大检修项目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服务和支撑。”4月25日,锦西石化公司数智技术中心情报管理组组长...

2025-04-29     辽宁石化新闻

湖南石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上新

  今年1至4月,湖南石化申请专利15件,共有9件专利获授权,其中两件专利分别获得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两国授权。

2025-04-28     中国化工报

中原油田获软件成本评估资质

  近日,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收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授权的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服务机构证书,成为中国石化上游首家具备国家级软件成本评估资质的单位。

2025-04-28     中国化工报

桂林蓝宇获颁国产大飞机子午胎CTSOA批准书

  近日,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国产大飞机子午线轮胎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

2025-04-28     中国化工报

让传统设备爆发“新能量”——延炼四机组发电技术攻关纪实   

  4月16日,从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技术攻关一线联合二车间传来消息,通过对标学习、精准实施反再—机组—蒸汽系统操作优化,一季度该厂四机组发电410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30%,实现了设备...

2025-04-28     中国化工报

北京化工集团亮相国际橡塑展

  4月15日至18日,北京化工集团携旗下华腾新材、京腾昊桦、华腾橡塑、华腾检测等6家企业亮相CHINAPLAS2025中国国际橡塑展。

2025-04-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