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工业净零排放跟踪报告》指出,自该系列报告发布以来,全球降碳难度相对较高的重点难点行业首次出现碳排放下降的积极趋势。
据了解,该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共同编制,评估了全球油气、化工、制铝、水泥、炼钢、公路货运、海运、航空这八大难减排行业(约占全球40%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转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实现净零目标的各项关键障碍,并提出加快实现进展的可行路径。
该报告指出,油气、化工等8个行业的降碳减排,对于全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达成净零目标具有关键意义。2022年至2023年,上述行业绝对排放量下降0.9%,在全球同期能源相关排放量上升1.3%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而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上述行业排放强度累计下降4.1%,仅2023年就下降1.2%。其中,制铝、水泥、化工等行业排放强度下降尤为明显,在2022年一年内就下降了3.2%,是同期全球排放强度下降值的1.6倍。
该报告显示,为了维持降碳积极态势,有关行业在技术、基础设施、需求、资本、政策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
2024年,得益于经济状况改善,有关行业对降碳的技术应用有所增加,如甲烷减排、电动交通、能效技术的应用,但仍有约一半减排目标需靠目前尚未商用的技术才能实现。今后,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材料科学以及氢能方面的研发技术仍需大幅加强。到2050年,为满足降碳需求,油气、化工等8个行业将分别需完成所有氢气产能的70%及CCUS产能的55%,但目前已建成产能仅能满足行业需求的不足1%。此外,由于清洁投资的回报前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用于规模性降碳的投资仍不足。预计到2030年,油气、化工等8个行业需要13万亿美元的新增投资,清洁能源行业另外需要17万亿美元新增投资。
该报告同时认为,各国碳政策需加强合力。截至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有75个碳定价工具,覆盖全球24%的温室气体排放,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发挥合力。针对绿色产品的关税贸易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绿色溢价。
该报告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支持零碳转型的重要工具。据预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使资本效率提高5%至7%。按照这一比例,油气、化工等8个行业零碳转型所需投资将减少1.5万亿至2万亿美元。另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优化资产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加速技术研发、提升透明度等方式带来额外价值。
受碳市场行业扩容消息提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4月份交易活跃度提升。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碳市场交易升温,该月碳配额(CEA)日均成交量...
“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主旋律将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4月29日召开的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双碳与绿色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从电气化、设备更新、碳交易、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寻找节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