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化创新应用才能拔得头筹”——解码上海石化碳纤维创新密码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00叶轮是不锈钢SS316L材质,寿命一般不超过3个月,后来技术人员给叶轮加上了防酸涂层,但5个月左右涂层会出现局部起皮剥离,甚至腐蚀开裂。上海石化针对该情况,将碳碳复合新材料成功用于制造抗酸防腐风机叶轮,助力解决烷基化装置风机叶轮腐蚀难题。

  制造这台碳纤维叶轮,有什么技术含量?

  在研究院实验室,碳纤维专家黄胜德正为客户量身定制碳纤维筋。只见由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碳纤维组成的丝束通过模具,一条碳纤维筋缓缓拉挤成型,类似钢筋,但比钢筋强度更高。

  “碳纤维最广泛的应用,是采用碳纤维和树脂传统工艺制备成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黄胜德介绍,“而碳纤维叶轮采用的是碳碳复合新材料,是由碳纤维和基体碳组成的多相材料,技术含量高、制备工艺难。”

  为攻克难题,黄胜德与设备动力部、炼油部相关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共同攻关,将高性能碳碳复合新材料应用到叶轮领域。“碳碳复合新材料在风机叶轮领域应用,是碳纤维深化应用的又一次创举。”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沈伟说。

  中国石化系统内有6家企业建有烷基化装置,均存在风机K-8300叶轮腐蚀问题。有的企业对叶轮进行防腐涂层处理,有的企业对叶轮材料进行更换,但前者运行时间短,后者材料价格高。“碳纤维叶轮使用寿命是现有材料的10倍以上,性价比高。”沈伟说,这将解决烷基化装置因风机叶轮腐蚀造成运行时间短的难题,为国内同类装置提供借鉴。

  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应用,到碳纤维碳碳复合新材料应用,上海石化在多个应用领域拔得头筹。在上海石化碳纤维展示馆,专利墙上数百张专利证书,勾画出碳纤维产业迭代升级和产品应用的足迹。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艺技术达到领先水平,可绵延数千米,推进到地层深处;采用大丝束碳纤维筋制作的碳纤维吊杆,成功应用于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成为我国首个应用大丝束碳纤维索锚体系的桥梁工程;采用轻质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车头罩,为广州高速地铁“湾区蓝”列车减重,在国内尚属首列;吉林通榆风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全球最长的陆上风电叶片,于2024年进行挂机试验,一个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就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

  “在碳纤维市场激烈的竞赛中,只有深化创新应用才能拔得头筹。”沈伟说。2024年,上海石化投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基地,形成从复合材料开发到应用的系列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碳纤维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4月,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我们将以建设国内头部碳纤维公司为目标,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随着碳纤维产能规模扩大,公司将持续开拓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为下游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说。


相关推荐

“辉隆益地美”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种出高产稻茬麦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2025-05-29     中化新网

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国内领先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2025-05-29     中化新网

嘉和科技参与离心泵能效国家标准修订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2025-05-28     中化新网

绿色过氧化氢有望“即产即用”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2025-05-28     中国化工报

2025南开大学科技周开幕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2025-05-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