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让二氧化碳“能捕尽捕”

夏日晨光中,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红压脱碳操作班装置区内,二氧化碳压缩机轰鸣运转。班组员工穿梭于设备间,紧盯仪表数据,精准调整阀门参数,开启了新一天的清洁能源保供工作。

今年以来,这个班组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设备运维等措施,成功将碳捕集效率提高10%,预计每年多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吨,相当于在大庆地区种植5000棵常见树木20年的碳汇总量。

作为大庆油田CCUS产业链建设主力军,天然气分公司锚定“双碳”目标,将绿色低碳纳入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创新,把绿色理念贯穿至生产发展全过程。

自2013年起,相继建成投运徐深9天然气净化一期、二期装置和红压天然气净化装置。2023年,建成并投运乙烯二氧化碳液化装置,承担起捕集回收大庆石化公司二氧化碳尾气的重任,开辟了‘变碳为宝’的绿色发展新路径。目前,该分公司已拥有天然气脱碳装置4套、二氧化处理装置两套。年初以来,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0万吨,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4万辆普通汽车一年的尾气排放量。

为提升碳捕集效能,这个分公司优化运行组织,将碳捕集任务分解到每套装置、每一天,建立“日跟踪、周汇报、月分析”动态管理机制,靶向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同时,通过开展脱碳装置标定,探索现有装置峰值产能——通过提高胺液负载能力、优化不同工况运行参数等方式,实现原料气“应吃尽吃”、二氧化碳“能捕尽捕”,确保装置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目前,3套净化装置处理量达86万立方米,负荷率达95%,最佳塔底温度应控制在76.40摄氏度……”在油气加工十大队生产碰头会上,生产指挥中心主任黄敦翔正与专业骨干一起,对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控制调整。

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十大队以“大保供”和“双碳”目标为导向,以开工率、负荷率、捕集率“三率”提升为突破口,深化“精细运行、精细安全、精细维修”管理。创新构建“5联络、5调整、5执行”和“月计划、日沟通、时调整”管理模式,突出全流程管理、上下游协同联动,根据产供变化及时调整装置负荷,确保原料“吃得下”、产品“输得出”,保障全链条供气安全。

此外,该大队依托智能化技术创新和装置工艺标定,有效提升MDEA溶液净化与过滤器水平,增强胺液负载能力,推动碳捕集率持续提升。目前,3套净化装置负荷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应产尽产、颗粒归仓”。

相关推荐

AI打开污水治理新空间

  在“双碳”战略与数智化转型的深度融合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污水处理体系重塑的关键力量。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中化学环境公司:以“化学”之笔,绘“津彩”画卷

  11月将至,中国化学建投公司所属中化学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环境公司)迁址即将一年。从贵州到天津,环境公司紧密围绕央地战略协议,始终坚持用“化学”之笔,服务当地绿色发展,  南楼煎饼店清洁“...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抚顺石化烟气治理显成效

  日前,抚顺石化公司苯乙烯装置检修后开工过程中,烟气在线氮氧化物控制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湖北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提出:磷石膏要从“环境包袱”转为“功能性材料”

  10月25日至26日,第九届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暨湖北省第一届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我国明确明年HCFCs、HFCs配额方案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6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和《2026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黑龙江“十四五”减碳超170万吨

10月16日,记者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