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近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完成水下管汇安装,标志着我国油田水下设施安装成套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锦州25-1油田位于辽东湾中部海域,锦州25-1油田W1井区位于油田的西北部,区域平均水深22米。
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是我国首个在海床泥面以下进行油气生产开发设施安装的项目,主要包括首次在海床泥面下新建1套水下生产系统、1套泥面下防护系统等,是中国海油解决通航区内油气田开发难题、进一步端稳端牢中国能源饭碗的示范应用项目。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提供重要支撑。
水下生产系统是相对于固定平台、浮式生产设施等的一种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主要通过在水下布置生产管汇、多相泵、分离器等工艺设备和水下通信控制设施等,对油气田进行开发。渤海海域由于渔业、通航活动频繁,相比传统的固定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可有效开发通航区域的油气资源。
“一般情况下,水下生产系统锚固在泥面以上即可,但为保障渤海通航区的通航安全,我们主动加压,把开发设施设在泥面以下,并配备水下生产系统防护设施,以避免和航道上的船舶发生碰撞,减少对于航路的干扰,实现对于通航区内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国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经理孟凡然介绍。
为保护水下生产系统不受外力干扰,中国海油此前已自主研发了类似“金钟罩”的水下钢圆筒,并提前安装在海底。
本次安装的水下管汇长度18米,宽度9米,高度4米,总重114.3吨,是水下生产系统的“中转站”,可将多个水下井口生产出的油气汇集后外输至附近平台,再利用脐带缆实现平台对生产系统的远程控制。
据海油工程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安装经理黄山田介绍,与常规项目不同,该水下管汇安装在钢圆筒内部进行,面临操作空间受限、水下信号传输遮挡、能见度极低、筒内回淤现象频繁等多重困难。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应用水下深井结构就位系统、水下精密设备保护、水下三维声呐、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措施,解决了水下管汇与钢圆筒、采油树等结构发生碰撞和筒内岩屑堆积等问题,实现水下管汇一次性精确就位,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2月16日,由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50106队施工的宜庆27-40X2井顺利完钻,钻井周期11.3天,首次实现“一趟钻”打穿刘家沟及石千峰两个层位,刷新了辽河流转宜川区块钻井周期最短施工纪录,这也是这个...
1月12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由海油工程承建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40万吨级P79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项目13个上部模块在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
2024年以来,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坚持系统配套和综合提升工作思路,围绕地层、井筒和地面全系统开展工作,降低了维护性作业井次。全年检泵周期延长至1243天,维护工作量同比下降63井次,维护作业费下降56...
近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井楼油田75吨燃煤注汽锅炉与一区注汽管网连通工程成功投用,既解决了锅炉注汽有效率较低的问题,又可实现年节约注汽运行成本300多万元。
12月9日,在抚锦郑管道沿线的杏园油库、杨官林油库等分输站,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5家炼厂的成品油正源源不断向中原腹地输送。自抚锦郑管道投入运行以来,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已累计组织输送油品74.1...
鄂尔多斯国资委发布消息称,11月22日,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在临河分输站举办点火通气仪式,输气管道正式投产运行。至此,内蒙古中西部天然气长输管道互联互通、形成闭环,同时,管道具备掺氢输送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