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6日从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传来消息,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在海南省澄迈县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我国南部海域海上油气应急救援响应时间将大幅缩短。
海南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海油三方联合建设,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具备快速封井、高效回收溢油能力。
近年来,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心逐步从陆地转向海洋。而能够有效应对海上油气井井喷失控等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资源存量较少,具备深水应急救援能力的设施更为稀缺。
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队大队长陈浩东表示,目前国内海上钻完井作业的最大水深已经达到2700米,部分作业还要应对地层高温高压等极端情况,井控风险高、难度大。依靠国外团队入境开展深水油气井控应急救援,一般响应时间约为30天。海南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救援力量能在48小时内抵达我国南部海域相关海区。
未来,海南基地将依托“深海一号”等深水重大工程和海上救援任务,加大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持续完善“一专多能”的海上应急救援体系,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支撑。
10月17日,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传出消息,该公司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6日在广西钦州产出首批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工成功。这是中国首套可生产全产品组合的聚丙烯装置。
当前,全球产业格局面临深度结构调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交汇期,石化产业正站在历史性转型关口,面临着发展范式革命性重构的历史机遇。而在这“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检阅、“十五五”蓝图提笔谋篇之际,石油和...
10月16日,2025第八届中国氟硅行业绿色发展大会、第二十一届有机硅学术交流会暨“双招双引”推介会在江西永修召开,400余名代表共探有机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