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技术荣获2024年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2024年12月30日,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大连化物所朱文良研究员、刘中民院士主持完成的“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技术”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特等奖,邵志刚研究员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荣获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奖金奖。会上,刘中民受邀作特等奖专题报告。

  长期以来,利用C1资源生产乙醇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努力的目标。自200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首创了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工艺技术路线,设计开发了相关反应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工艺,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10万吨/年乙醇工业示范,在全球率先实现了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化。整套技术进一步推广至钢铁行业,实现了全球最大6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乙醇项目成功投产。截至目前,该技术已签订14项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乙醇累计产能达455万吨,已投产165万吨,拉动投资约300亿元。该技术在技术指标、工业化进展、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既可替代化石资源零碳制氢,又可结合氢燃料电池绿色发电。质⼦交换膜(PEM)电解⽔技术响应快、动态适应性好,成为可再⽣能源制氢领域的重要发展⽅向。双极板在PEM电解槽中质量占比80%以上、成本占比40%至50%,是PEM电解槽效能提升、成本降低的关键核心部件。邵志刚团队发明了分体式双极板结构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水电解双极板密封耐高压性差以及批量化复杂的关键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PEM电解槽的性能、寿命,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国产化电解槽的技术进步,形成了以参评专利为核心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获奖专利及其后续研发成果与其它多项技术一起打通了PEM制氢设备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装置及系统集成的产品化通道,并在工程和产业化应用中得到了可靠验证,通过自主实施、专利许可、专利出资、技术开发等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实施。(文/图 杜伟、孙洪春)


相关推荐

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举办

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热点5月10日下午,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为业界热议的“绿色....

2025-05-13     中化新网

碱业发展质监先锋QC小组:攻克难关,与0.05%较劲

“接下来,我们分组实验,找出汞量法测定倍半碳酸钠盐分准确率低的原因。”碱业发展化验室内,质监先锋QC小组正在进行“提高倍半碳酸钠盐分分析准确率”课题相关试验。小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2025-05-13     中化新网

我国成功研发氦气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近日,由中国电科博微成功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通过出厂验收,为我国氦产业链自主创新注入强心剂。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运用国际领先的超低温吸附分离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可....

2025-05-13     中化新网

采煤深陷区崛起“能源绿洲”——走进白音提布生态光储电站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如波浪般铺展开来。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白音提布光储电站——一座在布尔台采煤深陷区上将生态伤疤转化为“绿色能源+生态修复”试验场的...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

潞安恒通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深耕“算账文化” 激活创新动能

  近期,潞安恒通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秉持“精打细算、挖潜增效”原则,立足实际,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扎实推进电气设备计划检修与技术创新工作,在降本增效、保障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施...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

复合有机污染物降解有新法

  上海交通大学等在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工业废水和高盐土壤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为解决石化废水排污、海洋石油泄漏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案。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