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重量超过16000吨的上部组块与导管架精准就位,由津企海油工程建设的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平台在渤海南部海域完成浮托安装,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推动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 项目负责人龚海潮介绍,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主要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渤中26-6CEPA)、1座无人井口平台(渤中26-6WHPB)。该中心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3层8腿多功能综合海洋油气平台,高22.8米,相当于8层居民楼,长86.3米、宽69.1米,投影面积超过14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包括生产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闪蒸汽压缩机等160余台套生产设备及一座可以容纳60人的生活楼。
平台上部组块设计浮托重量约为16326吨,相当于12000余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超过了国内海上浮吊的能力极限,采用类似“挺举”的浮托法进行海上安装。
本次海上安装正值冬季,渤海湾气象多变且海况恶劣,作业天气窗口转瞬即逝。施工海域位于平台密集区,海底管线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作业人员需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借助潮汐的力量,通过驳船调载,实现万吨级组块与导管架精准对接,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给驳船系泊、调载能力和作业指挥等都带来严峻考验。
海油工程渤中26-6安装项目经理路健健介绍,项目提前对主作业船“海洋石油228”进行能力提升改造,应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仿真模拟和计算分析,优化抛锚布置,精准制定浮托方案,开展仿真演练,加强船舶运输状态监测和潮汐动态监控。浮托过程中,项目通过多拖轮联动控船等措施,实现上部组块一次性精准浮托就位。
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约22米,其储层埋藏在海底数千米的潜山里,主要由变质岩构成。2024年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推动该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3月28日,在川南群山还笼罩在晨雾之中,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下技术服务公司压裂九队队长蹲在长宁H8J平台旁,指腹摩挲着刚卸下的高压管线,油渍在曙光中泛着琥珀光泽。
3月31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三作业区维修班班长刘卫泽正在带领生产骨干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测生产动态,通过对平台监测到的问题进行分级流转处理,实现操作标准化、作业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年初以来,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
近日,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再传喜讯。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和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的卓越表现,美思德近期荣获国际权威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平台EcoVadis授予的铜牌评级,标志着公司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