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丨青际科技钱仲超:“青绿数据”解码双碳时代的“绿色账本”

在全球气候协议收紧与中国“双碳”目标叠加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治理)不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关乎石化企业生存的“必答题”。安徽青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仲超指出,2023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ESG报告披露率已达74%,远超制造业平均水平。然而,数据质量参差、国际评级话语权缺失、供应链碳追踪难题等挑战仍待破解。

青绿数据作为国内ESG数据服务领域的先行者,其构建的“碳—能—供应链”动态数据库已覆盖80%以上A股石化上市公司。本期,《中国石油和化工》独家对话青绿数据所属安徽青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仲超,探讨ESG数据如何成为石化企业绿色转型的“导航仪”。

*本文刊登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第5期*

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变革:ESG披露率两年翻倍的底层逻辑

记者:石油和化工行业ESG披露率从2020年的30%跃升至2023年的74%,这种“加速度”背后反映了怎样的产业逻辑?

钱仲超:近年来,我国能源化工领域在ESG方面的进步十分显著。早期,A股市场将相关报告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或CSR报告,后来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为ESG报告。在政策推动下,交易所、财政部等陆续发布指引,对国有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的ESG信息披露提出要求,能源化工企业作为重点实践单位,积极响应。在环境领域,碳相关数据不断完善,为企业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和治理方面,高管薪酬、安全事故等信息披露更加规范,数据质量逐步提升,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石油化工行业的ESG披露率和冶金等制造行业比起来,也是十分亮眼的。目前最新统计已达74%,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数据跃升的背后有三重“推力”的叠加:一是政策刚性约束,2021年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将石化行业纳入首批履约行业,企业必须精确核算碳排放数据,2023年三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设置ESG强制披露“倒计时”;二是资本选择倒逼,2022年以来,境内绿色债券发行中,ESG评级A级以上企业融资成本平均低1.2个百分点,高盛、贝莱德等国际资管机构已将ESG评级纳入股投资权重模型;三是供应链传导效应,以巴斯夫、沙特阿美为代表的跨国巨头逐渐要求中国供应商提供ESG数据包。

国际ESG评级话语权争夺:中国企业的“卡脖子”隐忧

记者:荣盛石化等龙头在国际ESG评级中表现亮眼,但多数企业仍面临“水土不服”。您如何看待国内外ESG评价体系的差异?

钱仲超:ESG理念起源于欧洲,国际上如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ESG评级方面起步早、发展成熟。相比之下,国内ESG评级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国内评级机构对ESG评级的重视和投入不足,部分原因是该业务盈利性不高,更多被视为公益性质。另一方面,国内评级体系尚不完善,在指标设定、数据收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与国际存在差距。例如,国外已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等前沿议题,而国内在环境信息披露的某些方面还未完全跟上。

但国内也在积极追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企开始重视ESG理念,苏州市还设立了ESG产业园区。国内评级机构也在努力构建更成熟、完善的评级模型和多样化产品,如指数、评级结果、授信结果等。企业在平衡与国际标准接轨时,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满足国内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在国际ESG评级中的表现。

ESG数据中台:从“合规成本”到“价值引擎”的转型密码

记者:青绿数据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数据价值转化?

钱仲超:ESG数据的作用十分关键。目前,ESG行业涵盖培训、评级、指数编制和投资等多个领域,各领域企业对ESG数据都有需求。青绿数据开展ESG数据业务,是因为市场上此类数据匮乏,而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不仅需要关注财务数据,其ESG表现也逐渐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青绿数据为市场提供优质、准确的数据,提升数据质量,确保企业的ESG评级结果更加公允。通过平台开放数据,企业能够直观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水平,进而优化内部结构。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青绿数据可以帮助企业监控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环境状况,一旦出现违规事件,能及时预警,便于企业采取措施。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直接使用平台数据进行自我监控;规模较大的企业,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将数据推送至其数据库,助力企业实现供应链绿色监控,同时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未来之战:ESG数据生态的攻坚方向

记者:面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新规等挑战,行业还需哪些突破?

钱仲超:对于面临ESG强制披露的化工企业,首先要做到公开透明。在当今时代,企业发展强调可持续性,公开ESG信息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应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避免以往的灰色地带。

其次,企业要借助专业平台,建立完善的ESG管理体系。例如,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对公司的ESG架构、碳排放管理等进行系统化建设,提高披露数据的可信度。

再者,通过系统建设和媒体资源,尽早识别企业内部风险,提前布局产业迭代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线。同时,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实时动态调整ESG策略,确保符合法规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应对监管压力,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结语

当ESG从边缘议题走向核心战略,石化企业正在经历一场“价值重估革命”。正如钱仲超所言:“未来十年,决定企业高度的不仅是装置规模,更是每吨产品背后的碳含量、每万元产值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系数等。”在这场变革中,以青际科技为代表的数据服务商,正通过构建“数字化的绿色账本”,帮助行业跨越合规阵痛,迈向“用数据节碳、靠碳账生钱”的新商业范式。(刘雅文)

相关推荐

2022-2023中国城市双碳指数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今日发布《中国城市双碳指数》第三期报告,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和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110个重点城市的“双碳”进展态势开展了系统评价。北京以突出的气候雄心...

2025-05-22     中化新网

江西召开2025年配方肥产需对接会议

由江西省农技中心种植业推广处主办的2025年配方肥产需对接会议于5月14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聚焦“三新”集成技术(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推广与配方肥供需对接,为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5-22     中化新网

中国石油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5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1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025-05-22     中化新网

我国首套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正式投用

5月21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发和创新集成的智能钻井系统——长城钻探“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1.0在辽河油田页岩油施工现场雷88井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朝数字化、智能化钻井迈出关键一步。

2025-05-22     中化新网

欧盟对中国产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被调查产品为新充气橡胶轮胎,用于小型汽车(包括旅行车和赛车)以及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公共汽车或卡车。....

2025-05-2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