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面对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潮,如何实现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议题。

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传出消息,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将至,为此我国正加速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大规模退役潮将至 标准体系加速构建

“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指出,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为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刘洪生介绍,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近期批准发布的《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等5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了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标准化顶层设计也在加快布局。刘洪生透露,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共同推动组建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汇聚原材料、电池生产、整机装备、回收拆解、化学处理、再生利用等相关行业力量,统筹规划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体系,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配套,面向汽车、船舶、储能、轨道交通、飞机等领域电池回收利用需求,尽快出台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为高水平标准供给提供技术组织保障。

标准落地实施显成效 资源回收率大幅提升

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

刘洪生表示,《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在行业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实施标准,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各地区步伐也不断加快,如福建,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再春介绍,福建不仅在全国率先将动力电池回收纳入地方立法,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形成“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还设立专项资金,对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单位,最高补助100万元。目前,福建已有3家机构具备电池安全关键项目检测能力,其中厦门市质检院承建的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全省电池风险监测和技术评价的核心平台,为全产业链提供权威服务。

通过构建该标准体系,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将自主研发的DRT定向循环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泉州清能公司通过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标准贡献全球经验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目前欧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发布相关法规和标准。例如,欧盟2023年发布《电池和废电池法》,提出再生材料使用、回收效率、材料回收利用率等要求;韩国发布《含有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用于再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正持续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际标准制定。

“我国专家正在积极参与电池性能评估方法和分类、退役电池回收通用指南等全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郭晨光说,同时,我国牵头提出的《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已成功立项。截至目前,已有近40名中国专家活跃在国际标准组织电池相关技术机构中,实现了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组中国专家全覆盖。

郭晨光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引导更多动力电池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领域的中国专家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加强与各国务实交流,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际标准化方面贡献中国经验和力量。

相关推荐

绿色氢氨醇:“潜力股”如何“见真章”?

绿色氢氨醇产业是新能源领域公认的“潜力股”。“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氢氨醇试点项目不断涌现;“十五五”期间,“潜力股”如何“见真章”?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氟硅材料: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

作为连续32年的全国化工产业第一大省,山东省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传统领域拥有重要影响力。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行业研讨化工新材料“十五五”发展指南

11月14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化工新材料“十五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专家座谈会在重庆长寿召开。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轻烃芳烃产业以“优”制胜

轻烃、芳烃是石化工业的“血脉”与“基石”。近年来,我国轻烃、芳烃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产能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产业链安全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行业也正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

山东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出炉

11月9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及核心产业介绍。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

山西能源供给转向多元绿色

近日,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十四五”前四年,该省能源供给向多元绿色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2025-11-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