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为培育壮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浙江日前遴选确定了第三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6个、协同区15个和“新星”产业群24个。根据“‘新星’产业群—协同区—核心区”梯次升档原则,综合前三批遴选结果,目前浙江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增至108个,其中核心区41个、协同区67个;“新星”产业群为37个。
据了解,为进一步引导各地发挥优势、找准跑道,浙江对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核心区、协同区申报遴选。目前,浙江形成了智能物联、高端软件、智能光伏、集成电路等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核心区和协同区的创建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同时推动跨区合作,形成区域合力,实现全省特色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浙江省经信厅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既有杭州市滨江区、余姚市、嘉善县等核心区,也有专注智能计算的杭州市萧山区、聚焦数字安防的桐庐县等协同区,各展所长。
春节一过,浙江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就马不停蹄地对中试项目进行调试和收尾。顺利的话,今年3月他们的聚醚酮酮及其复合材料项目就能投产,届时将填补国内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市场空白。
近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碳”试点建设方案...
在云南省率先推出知识产权全链条扶持政策、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打造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设立西南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园区获批全国首批、云南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