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的北京,尽管大风呼啸,也丝毫未能阻挡公众探索科学的热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大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在上演——广场变身“理化嗨剧场”,道路成为“魔术一条街”,超5000名公众在这里与前沿科技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妈妈快看,哪吒真的会喷火!”在“理化嗨剧场”的舞台前,一个小女孩兴奋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舞台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胡忠军研究员正带领团队演绎《哪吒来了!解锁电影里的超能力》科学实验秀。哪吒三昧真火的燃烧原理、敖丙冰系法术背后的科学奥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一一揭晓。“原来神话里的超能力,都能用科学解释!”台下的一位中学生感慨道。
转过剧场,“魔术一条街”上人头攒动。在“不怕水的纸”展台前,工作人员演示防水效果,几位小学生挤压弯嘴瓶喷出的水落在纸张表面,变成圆滚滚的水珠滑落,纸张却丝毫不湿。“这是模仿荷叶表面微纳结构研发的环保材料。”现场工作人员提高音量解释道,他们使用机械化学法对纤维素改性,制备成疏水片状纤维素,用作纸张防水剂,未来应用潜力无限。
不远处的“液氮冰激凌”摊位格外热闹。科研人员变身“甜品师”,液氮倒入原料的瞬间,“仙气”升腾,一份冒着寒气的冰激凌新鲜出炉。小朋友们握着甜筒开心地说:“科学家的冰激凌会刮‘白旋风’!”
这条街上,科学“魔术”层出不穷:沙塔蠕虫如何“盖房子”?液态金属为何能“七十二变”?“奋斗者”号深潜器靠什么材料上浮?光与物质如何“说悄悄话”?30余个互动实验,涵盖光化学、仿生材料、低温物理、晶体激光等多个学科,让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走进科研大楼,一个高大的圆筒形装置前挤满了观众——这是“低温冷疗体验舱”。“冷疗有什么作用呢?”“这么冷会不会冻伤?”此起彼伏的提问声中,记者决定“勇敢地体验”一下。
戴上棉手套、穿上雪地靴,记者踏入舱体的瞬间,白色冷雾缭绕。温度骤降至-120℃,皮肤表面感受到些许凉意,膝盖关节处稍微刺骨,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寒冷并非难以忍受。带着满肚子疑问,记者在一分钟体验完成后追问装置旁的工作人员,他们笑着解释道:“-120℃听起来非常的冷,但体表与低温气体之间的换热没那么快,冷疗时间又通常控制在3分钟以内,所以体表温度最低在10℃左右。而且,由于著名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也就是溅入液体不会直接润湿高于沸点的表面,反而会形成一层蒸气保护膜,这样就增加了冷疗的安全性。”据了解,这种技术已用于运动员康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
“这些有趣的互动让平时‘高深莫测’的科研工作变得亲切极了。”记者不禁感慨道。确实,在这场科学魔术秀中,那些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论文中的专业术语,都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奇妙体验。当中学生们围着在磁场中“起舞”的液态金属讨论应用前景时,当老人们在“激光影院”里惊叹连连时,科研与公众的对话就在这热烈的风中徐徐展开。
活动接近尾声,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说:“我以后要发明比哪吒的‘混天绫’更厉害的材料!”或许,这就是公众科学日最珍贵的意义——让科学梦想的种子,在一次次互动体验中生根发芽。
11月12日-14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联合彬州市人民政府在西安举办“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暨化工产业金融智库第五次年会特开设分论坛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
“十四五”攻坚收官进入冲刺阶段,中原油田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锚定“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目标,推动一批智能化成果快速落地,老油田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数智新时代”。
11月3日,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届技术技能竞赛催化重整装置操作工竞赛在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开幕。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延长石油四大集团、51家炼...
近日,河南油田科研成果《南华北盆地谭庄-沈丘凹陷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斩获第35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5)二等奖。该成果首次系统论证了该凹陷形成大型页岩气田的地质可行性,明确了勘探方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发布消息,10月30日,该所温晓东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选择性低于1%、烯烃选择性超过85%的...